厨中有粟床有书,万事浮云心澹如
出处:《书倪氏经锄堂》
明 · 王恭
西邻无牛长苦辛,东邻多牛今家贫。
儿孙生小不识字,头白终为畎亩民。
君家累叶皆儒雅,岂学邻翁但耕稼。
数亩荒畦手自锄,一卷遗经坐仍把。
厨中有粟床有书,万事浮云心澹如。
向人懒掉仪秦舌,避世翻轻沮溺徒。
方今圣代多推毂,玉帛戋戋贲幽谷。
我亦休耕汶上田,与尔相期在乔木。
儿孙生小不识字,头白终为畎亩民。
君家累叶皆儒雅,岂学邻翁但耕稼。
数亩荒畦手自锄,一卷遗经坐仍把。
厨中有粟床有书,万事浮云心澹如。
向人懒掉仪秦舌,避世翻轻沮溺徒。
方今圣代多推毂,玉帛戋戋贲幽谷。
我亦休耕汶上田,与尔相期在乔木。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书倪氏经锄堂》描绘了两个邻居的生活对比,以及主人公倪氏家族的儒雅生活态度。首句“西邻无牛长苦辛,东邻多牛今家贫”展现了邻居间贫富的鲜明反差,西邻因无牛而辛劳,东邻虽有牛却陷入贫困。接下来,“儿孙生小不识字,头白终为畎亩民”暗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倪氏家族对子孙教育的重视,他们不愿像邻居那样仅限于耕作。
诗中主人公倪氏家族“累叶皆儒雅”,他们不仅亲自耕种,还坚持研读经书,体现了他们的文化追求和淡泊名利的性格。“厨中有粟床有书,万事浮云心澹如”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生活的简朴和内心的宁静。他们不慕荣华,不善巧言令色,更倾向于隐逸生活,视沮溺一类避世者为轻。
最后两句“我亦休耕汶上田,与尔相期在乔木”表达了诗人对倪氏家族生活方式的认同,自己也愿意放弃仕途,与他们共享隐居的乐趣,期待在未来的岁月里一同老去。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赞美了倪氏家族的儒雅风范和淡泊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