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杖策辞江寺,秋途谁与偕全文

杖策辞江寺,秋途谁与偕

出处:《送僧常妙还永嘉
宋 · 毛滂
杖策辞江寺,秋途谁与偕
霜风侵布衲,草露湿芒鞋。
收钵无馀事,还乡非俗怀。
金刚真有力,魔避不须排。

拼音版原文

zhàngjiāngqiūshuíxié

shuāngfēngqīncǎo湿shīmángxié

shōushìháixiāngfēi怀huái

jīngāngzhēnyǒupái

注释

杖策:拐杖。
辞:离开。
江寺:江边的寺庙。
秋途:秋天的道路。
谁与偕:与谁同行。
霜风:寒霜之风。
布衲:布衣。
芒鞋:草鞋。
收钵:收拾行囊。
俗怀:世俗的想法。
金刚:佛教中的象征力量。
魔:恶魔。
排:驱赶。

翻译

拄着拐杖离开江边的寺庙,秋天的路上我将与谁同行。
寒霜侵袭着布衣,草地上的露水打湿了草鞋。
收拾好行囊没有多余的事,返回故乡并非世俗的想法。
金刚的力量真实强大,恶魔避开无需驱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准备离开江边寺庙,返回故乡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僧人的心境的刻画,表现了对僧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其坚定信念的赞赏。

"杖策辞江寺,秋途谁与偕"两句,设定了僧人告别寺庙、踏上归乡道路的情景。杖策是行走时的辅助工具,辞别了那座位于江边的庙宇,而秋天的旅途显得尤为寂寞,似乎没有同伴与之同行。

"霜风侵布衲,草露湿芒鞋"写出了早秋的清晨,微冷的霜风透过僧人的粗布衣服,同时脚下的芒鞋也被夜里的草露所沾湿。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僧人踏上归途时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和个人感受。

"收钵无馀事,還乡非俗怀"表达了僧人的心境。收拾起钵(乞食用的碗)意味着他完成了在外的修行,而“无馀事”则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还乡非俗怀"则暗示着僧人返回家乡时的心情,不再是普通的思乡之情,而是一种更为深远和超然的精神追求。

最后两句"金刚真有力,魔避不须排"中,“金刚”常用来比喻坚固无敌的事物,这里象征着僧人的信念坚定如同金刚。"魔避不须排"则表明了即使面对诱惑和挑战,他的信仰也能自如地抵御,不需要刻意排斥。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离别场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其坚定信念的赞扬,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