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山还命酒,兀坐对奇峰
出处:《次廖师贤进士十日再登乌石山韵》
明 · 林廷玉
乌山还命酒,兀坐对奇峰。
遇节须行乐,寻幽莫厌重。
寺深松竹护,碑古藓苔封。
自把犁锄足,清时学老农。
遇节须行乐,寻幽莫厌重。
寺深松竹护,碑古藓苔封。
自把犁锄足,清时学老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廷玉在明代的一次登山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乌石山的自然美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诗中“乌山还命酒,兀坐对奇峰”两句,以“乌山”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同时“还命酒”与“兀坐”形成对比,既表现了诗人饮酒自娱的闲适,也暗示了独自面对奇峰的孤独与沉思。接下来,“遇节须行乐,寻幽莫厌重”表达了诗人对于节日应尽情享受生活乐趣的态度,同时也鼓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追求内心的满足。
“寺深松竹护,碑古藓苔封”描绘了山中古寺的静谧与历史的沉淀,松竹环绕,古碑上长满了青苔,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最后,“自把犁锄足,清时学老农”则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清明时代学习老农耕作的平和心态,展现出一种回归自然、追求简单生活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乌石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