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应居小有洞,几见大椿年全文

应居小有洞,几见大椿年

陕隘区中世,殷勤招隐篇。
应居小有洞,几见大椿年
庵废云埋谷,琴亡声在泉。
至言曾悟主,持此合升天。

拼音版原文

xiáàizhōngshìyīnqínzhāoyǐnpiān

yìngxiǎoyǒudòngjiàn椿chūnnián

ānfèiyúnmáiqínwángshēngzàiquán

zhìyáncéngzhǔchíshēngtiān

注释

陕隘区:狭窄的世界。
殷勤:深情。
招隐篇:招引隐士的诗。
小有洞:小洞穴。
大椿年:大椿树的寿命(长寿之意)。
庵废:庵舍废弃。
云埋谷:云雾掩埋山谷。
琴亡:古琴已不存在。
声在泉:琴声仿佛在泉水中回响。
至言:深刻的言论。
悟主:启发众人。
持此:持有这样的智慧。
升天:飞升成仙。

翻译

在这狭隘的世界里,他深情地写下招隐诗篇。
他应该居住在一个小小的洞穴,能见证大椿树的长久岁月。
那座庵舍荒废,被云雾掩埋在山谷中,古琴的声音如今只能在泉水中回荡。
他曾用至理名言启发众人,持有这样的智慧,应当能飞升成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诗人似乎在表达对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陕隘区中世"一句,可能是在设定一个历史悠久、偏僻闭塞的地方作为背景。而"殷勤招隐篇"则显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和邀请他人共同享受这种生活的热情。

"应居小有洞,几见大椿年"中,“小洞”可能象征着隐逸之所,而“大椿年”则是时间长久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悠久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的"庵废云埋谷,琴亡声在泉"一句,通过描写庙宇残破、云雾笼罩山谷以及古琴断音余韵的景象,传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最后两句"至言曾悟主,持此合升天"似乎在表达诗人对于某种真理或智慧的领悟,以及这种领悟带来的精神超越和升华之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