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渔翁手撚一竿竹,和烟夜傍鸬鹚宿全文

渔翁手撚一竿竹,和烟夜傍鸬鹚宿

出处:《观鸬鹚
明 · 李之世
渔翁手撚一竿竹,和烟夜傍鸬鹚宿
编橛为槎水面浮,朝放鸬鹚下沙洲。
鸬鹚渺渺随波去,渔翁却立在槎头。
沙浅日明鱼出曝,呼群引类相追逐。
大鱼背负小鱼衔,总得鱼来不入腹。
渔翁袖手鱼满筐,鸬鹚水底为谁忙。
儿童但笑鸬鹚拙,我独临流暗自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渔翁与鸬鹚捕鱼的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句“渔翁手撚一竿竹”,简练地勾勒出渔翁手持竹竿的形象,一个“撚”字,生动地表现了渔翁熟练的动作。接着,“和烟夜傍鸬鹚宿”,夜晚,渔翁与鸬鹚相伴而眠,画面宁静而和谐。渔翁以竹竿为伴,鸬鹚则成为他的伙伴,共同度过夜晚。

“编橛为槎水面浮,朝放鸬鹚下沙洲。”渔翁将木桩编成筏子,早晨将鸬鹚放至沙洲,准备开始一天的捕鱼活动。这一过程既体现了渔翁的智慧,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鸬鹚渺渺随波去,渔翁却立在槎头。”鸬鹚随着波浪漂向远方,而渔翁则稳稳地站在筏子前端,等待着鸬鹚捕获鱼儿的那一刻。这种静与动的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沙浅日明鱼出曝,呼群引类相追逐。”当沙洲上的鱼儿因阳光照射而露出水面时,鸬鹚们便开始追逐捕食,场面热闹非凡。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反映了渔翁与鸬鹚默契的合作。

“大鱼背负小鱼衔,总得鱼来不入腹。”大鱼背着小鱼,似乎在展示自己的战利品,但最终这些鱼都未能进入渔翁的筐中,暗示了捕鱼的艰辛与不易。

“渔翁袖手鱼满筐,鸬鹚水底为谁忙。”渔翁袖手旁观,但鱼筐已满,鸬鹚在水底忙碌,却似乎只为渔翁服务。这既是对渔翁辛勤劳动的肯定,也是对鸬鹚辛劳付出的赞美。

“儿童但笑鸬鹚拙,我独临流暗自伤。”孩子们看到鸬鹚捕鱼的方式可能觉得笨拙,而诗人却在河边默默感慨,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渔翁与鸬鹚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既有对劳动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