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作树元非相,玉镜生尘岂是心
出处:《简畅真空上人》
元末明初 · 王翰
万顷澄波片月沉,观时似有却难寻。
菩提作树元非相,玉镜生尘岂是心。
三世愿香飘静界,诸天法雨洒檀林。
何时尽弃人间事,为问无生对碧岑。
菩提作树元非相,玉镜生尘岂是心。
三世愿香飘静界,诸天法雨洒檀林。
何时尽弃人间事,为问无生对碧岑。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清雅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感悟。首联“万顷澄波片月沉,观时似有却难寻”,描绘了月光洒在平静湖面上的景象,月影仿佛隐匿于波光之中,难以捉摸,以此象征着宇宙间的奥秘与人生的不可知性。
颔联“菩提作树元非相,玉镜生尘岂是心”,运用了佛教中的“菩提树”和“玉镜”来比喻心灵的纯净与清明。菩提树并非实体之树,而是心灵觉悟的象征;玉镜虽能映照万物,但若蒙尘,则无法真实反映内心世界,强调了心灵的纯净对于认知真理的重要性。
颈联“三世愿香飘静界,诸天法雨洒檀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与追求。三世愿香象征着对过去、现在、未来的美好愿望,静界则是心灵宁静的境界;诸天法雨洒檀林则寓意佛法如同甘霖,滋润着修行者的心田,使他们得以成长。
尾联“何时尽弃人间事,为问无生对碧岑”,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烦恼,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无生是对生死轮回的超越,碧岑则象征着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