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正与人争路,鸠语还催雨点衣
出处:《与儿辈泛舟游西湖一日间晴阴屡易》
宋 · 陆游
逢著园林即款扉,酌泉煮笋欲忘归。
杨花正与人争路,鸠语还催雨点衣。
古寺题名那复在,后生识面自应稀。
伤心六十馀年事,双塔依然在翠微。
杨花正与人争路,鸠语还催雨点衣。
古寺题名那复在,后生识面自应稀。
伤心六十馀年事,双塔依然在翠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逢著:遇到。款扉:推门。
酌泉:斟酒取泉水。
煮笋:烹煮竹笋。
杨花:柳絮。
争路:抢道。
鸠语:布谷鸟叫声。
雨点衣:雨点打湿衣裳。
古寺:古老的寺庙。
题名:题写的名字。
那复在:早已不在。
后生:年轻人。
伤心:感慨。
六十馀年事:六十余年的往事。
双塔:两座塔。
翠微:青翠的山色。
翻译
遇到园林就推门而入,品泉煮笋让我忘了回家。柳絮纷飞与行人抢道,布谷鸟叫声催促着雨点落在衣裳上。
古寺里的题名早已不在,后辈们见到我也寥寥无几。
感慨六十余年的往事,两座塔依旧矗立在青翠山色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与儿辈游西湖的场景,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时光流转的感慨。首句“逢著园林即款扉”写出了诗人对园林的喜爱,随意进入,流连忘返。次句“酌泉煮笋欲忘归”则表现了他们品茗煮食的闲适,以及对西湖美景的深深迷恋。
“杨花正与人争路,鸠语还催雨点衣”通过杨花纷飞和雨点打湿衣裳,生动描绘了天气的多变,春意盎然中透着几分清新与湿润。诗人以“争路”和“催雨”赋予自然景物以动态,富有情趣。
“古寺题名那复在,后生识面自应稀”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曾经题名的古寺已难寻踪迹,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对诗人来说也变得陌生。这种物是人非的感触,充满了岁月沧桑之感。
最后,“伤心六十馀年事,双塔依然在翠微”以双塔的永恒与诗人个人的衰老形成对比,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质朴,展现了陆游对西湖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