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盛言笑,感叹中自私
出处:《公宴诗》
明 · 区大相
清晨高宴会,薄暮未言疲。
铿填罗剑舄,纵横卧樽罍。
谬参俎豆光,得奉君子仪。
饮醇不知醉,饱德实充饥。
华林荫广厦,飞鸟鸣相随。
清风穆四筵,久阴上丹墀。
卜昼虽自昔,夜饮匪今斯。
燕歌有馀烈,赵瑟声正悲。
满堂盛言笑,感叹中自私。
竹帛无我名,安用生明时。
倘惠方驾顾,为君总前绥。
铿填罗剑舄,纵横卧樽罍。
谬参俎豆光,得奉君子仪。
饮醇不知醉,饱德实充饥。
华林荫广厦,飞鸟鸣相随。
清风穆四筵,久阴上丹墀。
卜昼虽自昔,夜饮匪今斯。
燕歌有馀烈,赵瑟声正悲。
满堂盛言笑,感叹中自私。
竹帛无我名,安用生明时。
倘惠方驾顾,为君总前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清晨开始、直至薄暮仍兴致勃勃的盛宴。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宾客们身着华丽的剑舄,或坐或卧,畅饮美酒,气氛热烈而融洽。宴会不仅体现了主人的慷慨与豪迈,也展现了宾客们的风度与雅致。
诗中提到“饮醇不知醉”,表达了宴会的欢愉氛围,人们在醇厚的美酒中忘却了醉意,享受着彼此间的深厚情谊。同时,“饱德实充饥”则暗示了宴会不仅是物质上的盛宴,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和滋养。
宴会所在的环境也被描绘得颇为壮观:“华林荫广厦,飞鸟鸣相随。”华美的树林遮蔽着宽敞的大厦,远处传来鸟儿的鸣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清风拂过,四面的宴席都沐浴在这和煦的微风之中,长久的阴霾似乎也被这股清风驱散,露出了丹墀(宫殿前的台阶)的鲜艳色彩。
宴会的持续时间之长,从“卜昼虽自昔”到“夜饮匪今斯”可见一斑,表明这场盛宴跨越了白日与夜晚,延续了整个白天直到深夜。宴会的结束并未带来离别的哀愁,反而留下了“燕歌有馀烈,赵瑟声正悲”的余韵,暗示了宴会虽终,但其中的情感与回忆却会长久地留存。
最后,诗人感慨于自己未能在竹简与史册上留下姓名,却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美好与和谐的时代。他期待着能有贵人前来,为他指引方向,带领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社会中一场高规格宴会的盛况,以及宴会背后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和社会风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