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水于山,有亭闲闲
出处:《山有杞》
元末明初 · 戴良
山有杞,于吴之里。
君子至止,可以宴喜。
水有鱼,于吴之墟。
君子止居,可以宴胥。
于山于水,有轩膴膴。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于水于山,有亭闲闲。
何斯违斯,莫或遑安。
安其可怀,耄将至矣。
今也不乐,岁月逝矣。
爰作斯图,式歌且谣。
愿言公退,惟以逍遥。
其乐也哉。
君子至止,可以宴喜。
水有鱼,于吴之墟。
君子止居,可以宴胥。
于山于水,有轩膴膴。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于水于山,有亭闲闲。
何斯违斯,莫或遑安。
安其可怀,耄将至矣。
今也不乐,岁月逝矣。
爰作斯图,式歌且谣。
愿言公退,惟以逍遥。
其乐也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林间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山有杞”、“水有鱼”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氛围。山中有一座宽敞的房屋,水边有一座清静的小亭,这些都是诗人理想中的栖息之所。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忧虑的情绪。“何斯违斯,莫或遑处”、“何斯违斯,莫或遑安”,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长久停留在此的遗憾与无奈。随着年岁的增长,“耄将至矣”,诗人开始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感叹“今也不乐,岁月逝矣”。
最后,诗人通过“爰作斯图,式歌且谣”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寄托,希望在公务之余,能够过上一种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愿言公退,惟以逍遥”,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