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化身为医忘其躯,草书非学聊自娱全文

化身为医忘其躯,草书非学聊自娱

出处:《六观堂老人草书
宋 · 苏轼
物生有象象乃滋,梦、幻无根成斯须。
方其梦时了非无,泡、影一失俯仰殊。
清露未晞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
云如死灰实不枯,逢场作戏三昧俱。
化身为医忘其躯,草书非学聊自娱
落笔已唤周越奴,苍鼠奋髯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肤。
游龙天飞万人呼,莫作羞涩羊氏姝。

注释

物生有象:万物都有形态。
象乃滋:形态繁多。
梦:梦境。
幻:幻觉。
斯须:短暂。
泡:泡影。
影:影子。
俯仰殊:变化显著。
清露:清晨露水。
电已徂:闪电已逝。
云如死灰:云虽似死亡灰烬。
三昧俱:全神贯注。
化身:化为。
医:医生。
忘其躯:忘我。
草书:草书。
聊自娱:只为自娱。
周越奴:古代书法家周越。
苍鼠奋髯:苍鼠般的书法家。
剡藤:剡县藤纸。
雪肤:洁白如雪。
游龙天飞:游龙飞天。
万人呼:万人喝彩。
羞涩羊氏姝:不要像羞涩的羊家女子一样。

翻译

万物有形,形态滋生,梦境和幻觉无根而短暂。
在梦境中,看似并非虚无,如同泡影,瞬间变化显著。
清晨露水未干,闪电已逝,这消亡的过程才是真实的自我。
云虽似死灰,其实并未枯竭,生活就像一场游戏,全神贯注。
化身医生,忘却自身,书法练习只为自得其乐。
落笔间仿佛唤来周越奴,苍鼠般的书法家挥毫饮墨,剡藤纸张如雪般洁净。
游龙腾空,万人喝彩,勿做羞涩如羊家女子。

鉴赏

此诗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六观堂老人草书》。这首诗通过对梦幻与现实、生命与死亡的思考,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寄托的情怀。

“物生有象象乃滋,梦、幻无根成斯须。”开篇即点明万物皆有其形象,但这些形象如同梦幻,不可捕捉。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揭示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关系。

“方其梦时了非无,泡、影一失俯仰殊。”这里强调了即便是梦中之事,在梦境中亦有真切感受,而当梦醒之后,这些感觉又仿佛消逝如同泡沫与影子一般,不可追寻。

“清露未晞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诗人借用自然景象,清晨的露珠尚未被阳光蒸发,而闪电般的悟境已经到来,这种突然而至又迅速消逝的感悟,才是诗人内心深处寻求的真实自我。

“云如死灰实不枯,逢场作戏三昧俱。”这里借用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三昧,即一种高级定境状态。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以及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坚定。

“化身为医忘其躯,草书非学聊自娱。”诗人化身为医,不再执着于肉体之躯,而是通过草书(即草写,即不拘泥于笔法和形式的自由书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也是一种自我娱乐。

“落笔已唤周越奴,苍鼠奋髯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肤。”这里描绘了诗人书写时的景象,笔下生龙活虎,如同古代名士周处、越巂之流,而草书中的线条则如苍老的鼠须,表现出一种生命力和坚韧不拔。同时,剡(刮)去木版上的墨色,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游龙天飞万人呼,莫作羞涩羊氏姝。”最后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腾云驾雾、自由翱翔的游龙,而世人的赞叹声中,却不应有所羞涩,如同古代美女羊氏那样的矜持。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苏轼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和艺术创作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人生无常、梦幻泡影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