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静图之,如彼冈陵
出处:《送杜方伯入觐》
明 · 霍与瑕
人莫不有言,贤材不兴。
不足为邦国,役治以毋登。
我静图之,如彼冈陵。
东风解冻,何物不增。
栋梁榱桷,何用不胜。
万邦黎献,济济蒸蒸。
或沉或浮,是举是升。
苟执其枢,庶绩斯凝。
方伯归哉,敷言于明庭。
曰钓滨渔泽,有翼有冯。
不足为邦国,役治以毋登。
我静图之,如彼冈陵。
东风解冻,何物不增。
栋梁榱桷,何用不胜。
万邦黎献,济济蒸蒸。
或沉或浮,是举是升。
苟执其枢,庶绩斯凝。
方伯归哉,敷言于明庭。
曰钓滨渔泽,有翼有冯。
鉴赏
此诗《送杜方伯入觐》(其五)由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通过对人事、自然和政治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
首句“人莫不有言,贤材不兴”揭示了人才的重要性,指出在社会中,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贤能之士,都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挥。接着,“不足为邦国,役治以毋登”表达了对人才被忽视的忧虑,强调人才对于国家治理的不可或缺性。
“我静图之,如彼冈陵”运用比喻手法,将个人的努力比作攀登高山,形象地描绘出通过不懈努力,终能达到目标的过程。接下来,“东风解冻,何物不增”则以自然界的变化来象征事物的发展,暗示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时机的把握,一切都有可能得到改善和增长。
“栋梁榱桷,何用不胜”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如同建筑中的关键构件,无论多么艰巨的任务都能胜任。“万邦黎献,济济蒸蒸”描绘了一幅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或沉或浮,是举是升”则以事物的动态变化来比喻国家治理的灵活性,强调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的重要性。“苟执其枢,庶绩斯凝”指出只要抓住关键,就能使各种工作有序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方伯归哉,敷言于明庭”表达了对杜方伯(即杜伯)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回到朝廷,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曰钓滨渔泽,有翼有冯”借用典故,寓意杜方伯如同有翅膀的鱼,能够在广阔的官场中自由翱翔,施展才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人才的尊重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