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鬓萧萧吹白发,空馀衰谢故人怜
出处:《次韵王子钦端午》
宋 · 孙觌
饭筒菰黍趁流年,葵扇桃笙尚宛然。
世味半随昌歜苦,心旌长与艾人悬。
鸿飞不到书来少,鹊喜无凭语浪传。
两鬓萧萧吹白发,空馀衰谢故人怜。
世味半随昌歜苦,心旌长与艾人悬。
鸿飞不到书来少,鹊喜无凭语浪传。
两鬓萧萧吹白发,空馀衰谢故人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与诗人对时光流逝、世态炎凉的感慨。首联“饭筒菰黍趁流年,葵扇桃笙尚宛然”中,“饭筒菰黍”指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葵扇桃笙”则是夏季常用的扇子和竹制凉席,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节日元素,展现了端午节的氛围。“尚宛然”则暗示着这些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
颔联“世味半随昌歜苦,心旌长与艾人悬”转而抒发了对世事的感慨。其中,“昌歜”是一种古代的酒食,常用来比喻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艾人”则是端午节时悬挂的艾草人,象征驱邪避祸。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内心对于纯洁、正直的坚守。
颈联“鸿飞不到书来少,鹊喜无凭语浪传”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通过“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但“鸿飞不到”暗示了通信的不畅或距离的遥远;“鹊喜无凭”则可能暗喻了消息的不可靠或虚假,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怀疑与无奈。
尾联“两鬓萧萧吹白发,空馀衰谢故人怜”以个人的衰老为镜,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诗人感叹自己两鬓斑白,岁月不待人,同时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怀念与感激,尽管他们或许无法给予实际的帮助,但他们的关怀与理解却是诗人精神上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端午节的习俗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社会、时间与友情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