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
出处:《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其六》
唐 · 韩愈
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
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
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
两岩虽云牢,水石互飞发。
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
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
胡为不忍别,感谢情至骨。
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
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
两岩虽云牢,水石互飞发。
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
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
胡为不忍别,感谢情至骨。
注释
龙城:古代地名,这里指边防要塞。君骥:尊称对方,意为你的好马。
秣:喂食,此处指喂马。
峡山:狭窄的山脉。
飓风:强烈的风暴。
扶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
一发:比喻极其危险或微小的距离。
牢:坚固。
水石互飞发:形容水石冲击力极大,像头发般细小。
翻译
寄信给守卫在龙城的人,你的骏马何时能得到喂食?在峡山遭遇猛烈飓风,雷电为之助威,狂风撞击不停。
驾驭船只随潮汐起伏,靠近岸边时惊险万分,如同千钧一发。
两岸看似坚固,实则水石相击,飞溅如发。
屯门虽然高耸,仍会被汹涌波浪淹没。
我的过错不值得惋惜,但你的生命却不能轻视。
为何我难以忍受离别,感激之情深入骨髓。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苦和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诗篇。开头“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两句,通过书信传递思念之情,询问对方马匹是否已经准备好,暗示着期待重逢之日。
接着,“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四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和勇猛的行动,表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两岩虽云牢,水石互飞发。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四句,继续渲染山川河流之间激荡的气氛和坚不可摧的意志。
诗篇末尾,“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胡为不忍别,感谢情至骨”六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抒写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和离别之痛,强调了珍视这份情谊。
整首诗以其雄浑的笔触、激昂的情怀和深沉的哲理,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才华与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