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光或在藤萝外,剑气常留水竹间
出处:《寄谢方方壶写寄遥山古木》
元 · 成廷圭
鬼谷阴阴苔藓斑,只除猿鹤伴高閒。
丹光或在藤萝外,剑气常留水竹间。
每读内篇消永日,还将生纸写遥山。
衰翁可是无仙骨,不得相从共往还。
丹光或在藤萝外,剑气常留水竹间。
每读内篇消永日,还将生纸写遥山。
衰翁可是无仙骨,不得相从共往还。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寄谢方方壶写寄遥山古木》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深邃的隐逸画面。首句“鬼谷阴阴苔藓斑”,以鬼谷的阴暗环境和斑驳苔藓烘托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僻静与人迹罕至。次句“只除猿鹤伴高閒”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只有猿猴和鹤鸟为伴,生活自在闲适。
第三句“丹光或在藤萝外”,通过“丹光”可能是指修炼者的内丹之光,暗示了此处可能有修道之人或隐士的存在,藤萝之外的丹光更显其超凡脱俗。第四句“剑气常留水竹间”则借“剑气”象征着高人的精神风貌,寓言式的表达显示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第五、六句“每读内篇消永日,还将生纸写遥山”,诗人沉醉于阅读内丹修炼的典籍,以此度过漫长的日子,并将山水景色寄托于纸上,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文化的热爱。最后一句“衰翁可是无仙骨,不得相从共往还”,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与这些高人结伴而行的遗憾,流露出对仙风道骨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人境界的敬仰,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超然物外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