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入山门十里程,粉墙书字甚分明
出处:《题开元寺》
唐 · 朱庆馀
西入山门十里程,粉墙书字甚分明。
萧帝坏陵深虎迹,广师遗院闭松声。
长廊画剥僧形影,石壁尘昏客姓名。
何必更将空色遣,眼前人事是浮生。
萧帝坏陵深虎迹,广师遗院闭松声。
长廊画剥僧形影,石壁尘昏客姓名。
何必更将空色遣,眼前人事是浮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进入山门后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浮幻的深刻感悟。
“西入山门十里程,粉墙书字甚分明。”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进入山门后的第一印象,是一段长约十里的路程,以及沿途所见到的粉刷的墙壁上清晰可辨的文字。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透露出历史文化的深厚。
“萧帝坏陵深虎迹,广师遗院闭松声。”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处荒废的皇陵和一座被松树环绕、寂静无声的寺院。这两者都隐含着时间流逝与历史沧桑之意。
“长廊画剥僧形影,石壁尘昏客姓名。”诗人继续描写了寺内长廊上脱落的壁画和石壁上的名字被岁月蒙尘。这些景象不仅是对物质世界变迁的观察,也是对过往生命痕迹的感慨。
最后,“何必更将空色遣,眼前人事是浮生。”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世间万事皆为空幻的深刻理解。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和读者,不必过分执着于无常的人世间事,因为终究都如同梦幻一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与文化符号的细腻描绘,勾勒出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哲思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