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霄中澄,默默至幽遐
窅然玄中求,理一非有他。
存心冥灵府,洗胎濯百邪。
众妙体常寂,岂知形迹多。
譬彼明月轮,总揽诸山河。
团团霄中澄,默默至幽遐。
又如大海渊,潜凝韬众瑕。
中有径寸珠,炯炯曜玉葩。
间黑归明月,应感无偏颇。
高观众甫表,不乐将如何。
鉴赏
此诗《玄览堂》由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描绘了一幅深邃玄奥的哲学意境。诗中以“亹亹游气运,森森万有罗”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宇宙万物的繁复与流转,仿佛在读者面前铺展开一幅浩瀚的画卷。
接着,“窅然玄中求,理一非有他”,诗人引导读者深入探索宇宙的奥秘,指出宇宙的本质统一性,暗示着万物皆源于同一真理,而非各自独立存在。这种对宇宙本源的追寻,体现了诗人对哲学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存心冥灵府,洗胎濯百邪”则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修养与净化,强调通过内心的冥想与修行,可以去除心灵的杂念与污垢,达到精神的纯净与升华。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也是对宇宙真理的内在体验。
“众妙体常寂,岂知形迹多”表达了对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理解,认为宇宙的运行遵循着一种永恒不变的秩序,而这种秩序是超越表面现象的,需要深入洞察才能领悟。这句诗揭示了宇宙的神秘与和谐,以及人类认知宇宙的局限性。
“譬彼明月轮,总揽诸山河”运用比喻手法,将宇宙比作一轮明月,它包容并映照着世间的一切,无论是高山还是河流,都在其光辉下显现。这不仅描绘了宇宙的广阔与包容,也寓意着人类应当以广阔的胸怀接纳世界,理解万物之间的联系。
“团团霄中澄,默默至幽遐”描绘了宇宙的宁静与深远,暗示着宇宙的奥秘深不可测,需要人们静心去探索。这一句强调了宇宙的神秘性和探索的必要性。
“又如大海渊,潜凝韬众瑕”将宇宙比作深邃的大海,暗含着宇宙的复杂性和深藏的智慧。大海中的珍珠象征着宇宙中的真理与智慧,需要人们潜心探寻。
“中有径寸珠,炯炯曜玉葩”进一步强调了宇宙中隐藏的真理,如同珍珠般珍贵,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不仅是对宇宙真理的赞美,也是对人类智慧的肯定。
“间黑归明月,应感无偏颇”通过对比明月与黑夜,表达了宇宙中光明与黑暗的相对性,以及人类应当以公正的心态面对世界,不应有偏见。
“高观众甫表,不乐将如何”最后以提问的方式结束,鼓励人们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世界,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不仅是对读者的启发,也是诗人对自身哲学思考的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自然、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