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览堂
窅然玄中求,理一非有他。
存心冥灵府,洗胎濯百邪。
众妙体常寂,岂知形迹多。
譬彼明月轮,总揽诸山河。
团团霄中澄,默默至幽遐。
又如大海渊,潜凝韬众瑕。
中有径寸珠,炯炯曜玉葩。
间黑归明月,应感无偏颇。
高观众甫表,不乐将如何。
鉴赏
此诗《玄览堂》由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描绘了一幅深邃玄奥的哲学意境。诗中以“亹亹游气运,森森万有罗”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宇宙万物的繁复与流转,仿佛在读者面前铺展开一幅浩瀚的画卷。
接着,“窅然玄中求,理一非有他”,诗人引导读者深入探索宇宙的奥秘,指出宇宙的本质统一性,暗示着万物皆源于同一真理,而非各自独立存在。这种对宇宙本源的追寻,体现了诗人对哲学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存心冥灵府,洗胎濯百邪”则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修养与净化,强调通过内心的冥想与修行,可以去除心灵的杂念与污垢,达到精神的纯净与升华。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也是对宇宙真理的内在体验。
“众妙体常寂,岂知形迹多”表达了对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理解,认为宇宙的运行遵循着一种永恒不变的秩序,而这种秩序是超越表面现象的,需要深入洞察才能领悟。这句诗揭示了宇宙的神秘与和谐,以及人类认知宇宙的局限性。
“譬彼明月轮,总揽诸山河”运用比喻手法,将宇宙比作一轮明月,它包容并映照着世间的一切,无论是高山还是河流,都在其光辉下显现。这不仅描绘了宇宙的广阔与包容,也寓意着人类应当以广阔的胸怀接纳世界,理解万物之间的联系。
“团团霄中澄,默默至幽遐”描绘了宇宙的宁静与深远,暗示着宇宙的奥秘深不可测,需要人们静心去探索。这一句强调了宇宙的神秘性和探索的必要性。
“又如大海渊,潜凝韬众瑕”将宇宙比作深邃的大海,暗含着宇宙的复杂性和深藏的智慧。大海中的珍珠象征着宇宙中的真理与智慧,需要人们潜心探寻。
“中有径寸珠,炯炯曜玉葩”进一步强调了宇宙中隐藏的真理,如同珍珠般珍贵,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不仅是对宇宙真理的赞美,也是对人类智慧的肯定。
“间黑归明月,应感无偏颇”通过对比明月与黑夜,表达了宇宙中光明与黑暗的相对性,以及人类应当以公正的心态面对世界,不应有偏见。
“高观众甫表,不乐将如何”最后以提问的方式结束,鼓励人们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世界,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不仅是对读者的启发,也是诗人对自身哲学思考的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自然、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词语解释
百邪的意思:各种邪恶。《吕氏春秋·孝行》:“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
存心的意思:[释义](动)怀某种念头。 [构成]动宾式:存|心 [例句]存心不良。(作主语)[同义]居心、用心、蓄意、蓄谋[反义]无意...
大海的意思:◎ 大海 dàhǎi[open sea] 外海,并不封闭在海岬之间或不包括在海峡之内的那部分海洋...
高观的意思:高大的宫观。 汉 王粲 《思友赋》:“登城隅之高观,忽临下以翱翔。”居高望远。 晋 郭璞 《登百尺楼赋》:“在青阳之季月,登百尺以高观。”...
高观的意思:高大的宫观。 汉 王粲 《思友赋》:“登城隅之高观,忽临下以翱翔。”居高望远。 晋 郭璞 《登百尺楼赋》:“在青阳之季月,登百尺以高观。”...
观众的意思:[释义](名)观看表演或比赛的人。 [构成]偏正式:观(众 [例句]观众的意见。(作定语)...
归明的意思:(1).谓归服圣明之主。 唐 白居易 《代忠亮<答吐蕃东道节度使论结都离等书>》:“北虏何为归明,南蛮何为归化?”《旧唐书·僖宗纪》:“贼将 李详 下牙队斩 华州 守将归明。”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归明人宜散处州县,不当聚畿甸。”(2). 宋 代称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到 宋 朝廷补官为“归明”。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入仕》:“归明:谓元係西南蕃蛮 溪峒 ,久纳土,出来本朝补官,或给田养济。”...
径寸的意思:(1).径长一寸。常用以形容圆形物之细小。 汉 张衡 《南都赋》:“酒则九醖甘醴,十旬兼清,醪敷径寸,浮蚁若蓱。” 晋 左思 《咏史》诗之二:“鬱鬱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2).指径寸之木。比喻微才,小才。含有自谦意。 宋 苏轼 《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再和》:“谁惜异材蒙径寸,自惭枯枿借凌霄。”...
炯炯的意思:◎ 炯炯 jiǒngjiǒng[(of eyes)bright;shining] 明亮——多用于目光两眼炯炯有神...
揽诸的意思:传说中食鬼的神名。《后汉书·礼仪志中》:“ 腾简 食不祥, 揽诸 食咎。”...
灵府的意思:(1).指心。《庄子·德充符》:“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灵府。” 成玄英 疏:“灵府者,精神之宅,所谓心也。”《淮南子·俶真训》:“是故圣人託其神於灵府而归於万物之初。” 唐 元稹 《去杭州》诗:“与君言语见君性,灵府坦荡消尘烦。”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降及种人失力,而文事亦共零夷,至大之声,渐不生于彼国民之灵府。”(2).上古神话中 苍帝 之庙。《史记·五帝本纪》“正月上日, 舜 受终於 文祖 。” 司马贞 索隐引《尚书帝命验》:“五府,五帝之庙。 苍 曰 灵府 , 赤 曰 文祖 。” 张守节...
冥灵的意思:神话中的树木名。《庄子·逍遥游》:“ 楚 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冥灵,木名也。江南生,以叶生为春,叶落为秋。”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七四:“焉见冥灵木,悠悠竟无形。” 明 徐渭 《赠张君序》:“而其为年也,亦何有於 楚 之冥灵与大椿耶?”...
明月的意思:◎ 明月 míngyuè(1) [bright moon]∶明亮的月亮明月几时有(2) [a legendary luminous pearl]∶指夜明珠...
默默的意思:◎ 默默 mòmò[quietly] 不说话、不出声的样子...
偏颇的意思:[释义](形)〈书〉偏于一方面,不公平。 [构成]并列式:偏+颇 [例句]这一观点有些偏颇。(作谓语)[反义]持平、公平、平允...
气运的意思:[释义](名)命运。 [构成]偏正式:气(运 [例句]气运颇佳。(作主语)[同音]气韵...
如何的意思:[释义](代)怎么,怎么样。 [构成]动宾式:如|何 [例句]近况如何?|此事如何办理?(作状语)...
森森的意思:◎ 森森 sēnsēn(1) [dense]∶形容繁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 杜甫《蜀相》(2) [ghastly and silent]∶形容阴沉可怕看了这水泡子四边黑压压的老树,不禁有一种鬼域森森之感。——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3) [cold]∶形容寒冷冷森森...
山河的意思:[释义](名)大山和大河,指国家或国家某一地区的土地。 [构成]并列式:山+河 [例句]建设锦绣山河。(作宾语)...
团团的意思:◎ 团团 tuántuán(1) [round;circular;round and round of]∶圆圆的样子团团似明月(2) [fat]∶引申为肥胖面团团(3) [round moon]∶圆月长风送荡漾,浩露洗团团。——宋· 孔平仲《月夜》(4) [clustering]∶簇聚的样子树碧团团(5) [rounding;around]∶围绕、旋转的样子团团一遭土墙(6) [whole;everywhere]∶全部;到处团团寻踪迹(7) [ball]∶球状物捏成团团...
万有的意思:犹万物。《子华子·阳城胥渠问》:“太初胚胎,万有权舆。”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照烛三才,暉丽万有。” 明 徐渭 《坐卧房记》:“而一室之中,可以照天下,观万有,通昼夜,一梦觉而无不知。” 冰心 《春水》诗:“万有都在睡梦中呵!除却零零的露珠谁是伴侣呢?”...
无偏的意思:不偏颇。《后汉书·班固传下》:“将军宜详 唐 殷 之举,察 伊 皋 之荐,令远近无偏,幽隐必达。”...
形迹的意思:◎ 形迹 xíngjì(1) [person’s movements and expression or body]∶人的举动和神色(2) [formality]∶指仪容礼貌不拘形迹...
一非的意思:(1).一经变易。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王书》:“昔 晋 侯不能乘 郑 马, 赵 将不能用 楚 兵,一非水土,难为骋力。”(2).全非。 元 刘因 《外家西园李花》诗:“无边晴雪映柴扉,梦里繁华又一非。”...
应感的意思:(1).谓交相感应。《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晋 陆机 《文赋》:“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明 高攀龙 《文学景耀唐公墓志铭》:“惟忠孝之气直上清虚,如矢中的,於是始知古忠臣孝子与造化呼吸应感者,殆以是也。”(2).特指天人感应。 北魏 张渊 《观象赋》序:“寻其应感之符,测乎冥通之数,天人之际,可见明矣。”...
游气的意思:形容人行走自如,轻松自在。...
幽遐的意思:僻远;深幽。《晋书·礼志下》:“故虽幽遐侧微,心无壅隔。” 唐 包融 《武陵桃源送人》诗:“ 武陵 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 秦 人家。” 明 吴本泰 《帝京篇》诗:“求治毋太速,防微勿滋蔓。所期日月光,幽遐理必贯。”...
月轮的意思:◎ 月轮 yuèlún(1) [full moon]∶指圆月(2) [the moon]∶泛指月亮...
众妙的意思:(1).一切深奥玄妙的道理。《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晋 潘岳 《闲居赋》:“仰众妙而絶思,终优游以养拙。”《北史·隐逸传·徐则》:“夫道得众妙,法体自然,包涵二仪,混成万物。” 唐 李白 《大猎赋》:“括众妙而为师,明无幽而不烛兮。” 金 元好问 《和仁卿演太白诗意》之一:“静坐且留观众妙,还丹无用説长生。”(2).众多的妙趣。 清 林嗣环 《<秋声诗>自序》:“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3).借指道教。《唐大诏令集·道士...
众甫的意思:(1).万物的开始。《老子》:“以閲众甫。” 王弼 注:“众甫,万物之始也,以无名閲万物始也。”(2).同“ 众父 ”。 宋 朱熹 《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率尔攀和》:“超摇谢众甫,噂沓从诸孙。”...
中有的意思: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总揽的意思:(1).全面掌握。《六韬·王翼》:“总揽计谋,保全民命。” 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此於主德大洽,列侯大达,非执术督责,总览独断御下方也。” 汪继培 笺:“览即揽之省。” 明 归有光 《遂初堂记》:“虽 孝宗 之英毅, 光宗 之总揽,远不能望盛 宋 之治。” 清 龙启瑞 《复唐子实书》:“省中总揽全局,与一乡一团之事不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钦奉天命主命,总揽文衡,聿修试典,综核名实,定厥宏规。”(2).亦作“ 总览 ”、“ 总擥 ”。谓广为延揽。《汉书·刑法志》:“ 汉 ...
径寸珠的意思:直径一寸的大珠。《韩诗外传》卷十:“若寡人之小国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无寳乎?”《三国志·魏志·苏则传》:“前破 酒泉 、 张掖 ,西域通使, 敦煌 献径寸大珠,可復求市益得不?”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其重寳,则有径寸之珠,方尺之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