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百姓茹苦痛彻髓,大事未定焦如焚全文

百姓茹苦痛彻髓,大事未定焦如焚

出处:《德祐六年岁旦歌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天运无情岁事新,大宝虚位孤王春。
昼出衔恤夜梦哭,皇皇五载臣无君。
南望二王未驻跸,北忆三宫犹蒙尘。
祅祲蚀日地轴折,冤气上腾霾苍旻。
百姓茹苦痛彻髓,大事未定焦如焚
我宁久处遁闷中,遽忍终死为逆民。
大哉父母之遗体,与生俱生仁义身。
天鍊精金铸我心,上籀忠孝两字文。
痛忆我君我父母,眼中不识天下人。
不变不变不不变,万挫以死无二心。
醉喝海岳尚翻动,不信不灭犬羊群。
或谓逝水不可复,叱我痴忠空愁颦。
焉知汉绝十八载,光武乃兴舂陵兵。
即此一语断世事,仰面再拜泪如倾。

鉴赏

这首诗《德祐六年岁旦歌》是宋末元初时期诗人郑思肖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君主的忠诚之情。

首句“天运无情岁事新”,点明了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国家的衰败。接着“大宝虚位孤王春”一句,暗指国君的缺失,国家失去了领导,如同春天没有了花朵的点缀,显得荒凉而孤独。

“昼出衔恤夜梦哭,皇皇五载臣无君”两句,描绘了诗人长期处于忧国忧民的状态,日夜思念君主,却始终未能见到君王的身影。

“南望二王未驻跸,北忆三宫犹蒙尘”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失去的君主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动荡不安局面的担忧。

“祅祲蚀日地轴折,冤气上腾霾苍旻”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国家遭受的灾难和混乱,如同天地间弥漫着冤屈和黑暗。

“百姓茹苦痛彻髓,大事未定焦如焚”揭示了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以及国家局势的紧迫。

“我宁久处遁闷中,遽忍终死为逆民”表达了诗人宁愿隐居避世,也不愿成为叛逆之民的决心。

“大哉父母之遗体,与生俱生仁义身”强调了作为臣子应遵循仁义之道,忠于国家。

“天鍊精金铸我心,上籀忠孝两字文”表明诗人的心志如同经过锻炼的黄金,坚不可摧,忠孝二字铭刻心中。

“痛忆我君我父母,眼中不识天下人”表达了对君主和父母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天下众生的关怀。

“不变不变不不变,万挫以死无二心”展现了诗人坚定不移的忠诚之心,即使面对无数挫折,也绝不改变。

“醉喝海岳尚翻动,不信不灭犬羊群”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复兴的坚定信念,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不会放弃希望。

“或谓逝水不可复,叱我痴忠空愁颦”是对那些质疑自己忠诚的人的反驳,认为时间可以流逝,但忠诚之心永存。

“焉知汉绝十八载,光武乃兴舂陵兵”引用历史典故,暗示尽管当前国家陷入困境,但历史上的先贤曾带领国家走出困境,给予诗人希望。

“即此一语断世事,仰面再拜泪如倾”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忠诚的坚持,展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