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诗人愤视天偏盲,痴想嫦娥与洗熨全文

诗人愤视天偏盲,痴想嫦娥与洗熨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咄哉凶虿尔何物?大地清光坐阏郁。
诗人愤视天偏盲,痴想嫦娥与洗熨
浇愁我辈聊饮醇,琼楼高处滋苦辛。
沈沈八万三千户,不减下界流民贫。
交会由来盈则食,欲放光明例昏黑。
太阴弓矢久不供,剩共保章志侧匿。
私忧荧惑危欃枪,士女击鉴徒尔忙。
搥环破璧须臾耳,还汝当头明镜水。

鉴赏

这首诗名为《次韵愔仲十一月十五夕月蚀同子申饮市楼》,是清末近现代初的陈宝琛所作。诗中以月蚀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光明未来的渴望。

首句“咄哉凶虿尔何物”,以“凶虿”比喻月蚀,形象地描绘了月蚀现象,同时表达了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惊讶和不解。接着“大地清光坐阏郁”一句,点出月蚀导致的大地失去光明,暗喻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压抑。

“诗人愤视天偏盲”一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天道不公的愤怒和不满。接下来“痴想嫦娥与洗熨”,借嫦娥传说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希望她能帮助净化这污浊的世界。

“浇愁我辈聊饮醇”一句,诗人自比为解愁之人,通过饮酒来排遣内心的忧愁。紧接着“琼楼高处滋苦辛”一句,将饮酒的地点设定在高处的琼楼,暗示虽然身处高处,但内心仍然充满苦楚。

“沈沈八万三千户,不减下界流民贫”一句,诗人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民间,指出即使在高层,也难以解决底层百姓的贫困问题。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社会贫富差距之大。

“交会由来盈则食,欲放光明例昏黑”一句,诗人运用自然界的规律类比社会现象,指出繁荣之后往往伴随着衰落,光明之后必有黑暗。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

“太阴弓矢久不供,剩共保章志侧匿”一句,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根源,即权力的缺失和正义的缺失。诗人呼吁人们共同维护正义,避免邪恶力量的滋生。

“私忧荧惑危欃枪,士女击鉴徒尔忙”一句,诗人担忧社会中的小人和邪恶势力会危害到正义和善良的人们,而普通人试图反抗却显得无力。

最后,“搥环破璧须臾耳,还汝当头明镜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打破黑暗、恢复光明的强烈愿望。他希望借助正义的力量,如同打破束缚、打破黑暗一样,让社会回归光明与和谐。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既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又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