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正恐乡人间,化鹤归来知几年
出处:《玉清宫与赵达夫鲜于枢联句二首》
宋末元初 · 白珽
湖光漠漠水禽飞,堤柳斜斜带夕晖。
二月江南好天气,初阳台上惬春衣。
巾子峰头舣钓船,初阳台上坐鸣弦。
出云高树明残日,过雨苍苔泣细泉。
绝俗谁能继高躅,凌云我欲学飞仙。
还家正恐乡人间,化鹤归来知几年。
二月江南好天气,初阳台上惬春衣。
巾子峰头舣钓船,初阳台上坐鸣弦。
出云高树明残日,过雨苍苔泣细泉。
绝俗谁能继高躅,凌云我欲学飞仙。
还家正恐乡人间,化鹤归来知几年。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二月的美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光山色、水禽飞翔、柳树斜斜、夕阳余晖等自然景象,营造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首联“湖光漠漠水禽飞,堤柳斜斜带夕晖”以“漠漠”形容湖面的广阔,以“斜斜”描绘柳树的姿态,通过动静结合,展现了湖面与岸边的和谐统一。颔联“二月江南好天气,初阳台上惬春衣”则直接赞美了二月江南的好天气,以及在初阳台上穿着春衣的舒适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颈联“巾子峰头舣钓船,初阳台上坐鸣弦”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的悠闲生活,仿佛与世隔绝,享受着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尾联“绝俗谁能继高躅,凌云我欲学飞仙”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渴望像飞仙一样自由自在地遨游天地之间。最后一联“还家正恐乡人间,化鹤归来知几年”则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想象自己化为仙鹤归来,但不知要经过多少年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