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才一月,无日不思归
出处:《寄堵乐耕》
明 · 吴俨
路僻书难寄,官閒客亦稀。
卧听黄鸟哢,伫看白云飞。
月暗燃藜杖,风轻换葛衣。
南来才一月,无日不思归。
卧听黄鸟哢,伫看白云飞。
月暗燃藜杖,风轻换葛衣。
南来才一月,无日不思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僻静之地,官职清闲,来访之客稀少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
首联“路僻书难寄,官閒客亦稀”,点明了环境的偏远和生活的清闲,同时也暗示了与外界联系的不便,以及来访者寥寥的情景。这种远离尘嚣的状态,既可能带来宁静,也可能带来孤独感。
颔联“卧听黄鸟哢,伫看白云飞”运用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黄鸟的啼鸣,白云的飘逸,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平静。
颈联“月暗燃藜杖,风轻换葛衣”进一步展示了夜晚的宁静与诗人生活的简朴。在暗淡的月光下,手持藜杖行走,微风轻拂,更换葛衣,这样的场景既体现了生活的朴素,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淡泊。
尾联“南来才一月,无日不思归”表达了诗人虽然只在此地停留了一个月,但每一天都渴望回到故乡的心绪。这既是对当前生活环境的不满,也是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体现了人对归属感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身处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生活状态的反思,以及对远方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