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莽苍浮轻霭,白昼柴门亦自扃
出处:《望微水》
宋 · 张嵲
平原莽苍浮轻霭,白昼柴门亦自扃。
篱外水波光灭没,林边山岫远青冥。
如何隐几终朝看,不及寒窗静夜听。
听水看山朝复暮,那知白发渐星星。
篱外水波光灭没,林边山岫远青冥。
如何隐几终朝看,不及寒窗静夜听。
听水看山朝复暮,那知白发渐星星。
注释
平原:广阔的原野。莽苍:辽阔而荒芜。
浮:漂浮。
轻霭:淡薄的雾气。
白昼:白天。
柴门:简陋的木门。
扃:关闭。
篱外:篱笆外面。
水波光:水面的波光。
灭没:忽明忽暗。
林边:树林边缘。
山岫:山峰。
青冥:幽深的绿色。
如何:怎么。
隐几:坐在几案后。
终朝:整天。
看:欣赏。
不及:不如。
寒窗:寒冷的窗户。
静夜:夜晚。
听水:聆听流水声。
看山:观赏山景。
朝复暮:从早到晚。
那知:哪里知道。
白发:白发。
渐星星:渐渐增多。
翻译
广袤的原野上飘浮着淡淡的雾气,即使在白天,简陋的柴门前也自行关闭。篱笆外面,水面波光时隐时现,树林边缘的山峦在远方显得幽深青翠。
整天坐在几案旁默默欣赏这一切,却不如夜晚静坐窗前聆听更令人向往。
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无论是赏水还是观山,不知不觉中,白发已悄悄增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居生活,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
"平原莽苍浮轻霭,白昼柴门亦自扃。"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广阔的平原上长满了茂密的草木,微薄的云雾仿佛在空中漂浮,而隐士则关上了柴门,享受着白昼的安宁。
"篱外水波光灭没,林边山岫远青冥。" 篱笆之外,流水闪烁其光辉,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美丽的光影变化;而林间的山峦则遥远地延伸至天际,呈现出一种深邃的蓝绿色调。
"如何隐几终朝看,不及寒窗静夜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他认为,即使是终日观看自然,也不如在寒冷的窗前静静聆听夜晚的宁静,那种体验更加深刻。
"听水看山朝复暮, 那知白发渐星星。"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每天看着流水和山峦,从早到晚,不禁让人感叹时光易逝,自己也逐渐步入老年,头发变得斑斑星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