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宿初临婺,坤仪雅配乾
出处:《寿某夫人五十》
明 · 孙继皋
方岳朝天日,中闱介寿年。
莺迁上林后,燕喜北堂前。
偕老才称艾,馀春转觉妍。
帝颁鸾阁诰,人咏鹊巢篇。
女史镌银管,仙姝捧玳筵。
蓂开逢半百,桃喜兆三千。
台宿初临婺,坤仪雅配乾。
恩华兼鹤算,一品发犹玄。
莺迁上林后,燕喜北堂前。
偕老才称艾,馀春转觉妍。
帝颁鸾阁诰,人咏鹊巢篇。
女史镌银管,仙姝捧玳筵。
蓂开逢半百,桃喜兆三千。
台宿初临婺,坤仪雅配乾。
恩华兼鹤算,一品发犹玄。
鉴赏
这首诗以“寿某夫人五十”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庆祝寿辰的盛大场景与深厚情感。
首联“方岳朝天日,中闱介寿年”,以“方岳”象征高远的天空,与“朝天日”相呼应,寓意寿辰之日如同天边升起的太阳,照亮了整个家庭。而“中闱介寿年”则直接点明了庆祝的对象是家中女性长辈,表达了对她的尊敬与祝福。
颔联“莺迁上林后,燕喜北堂前”,运用了“莺迁”和“燕喜”的典故,分别象征着家族的繁荣与和谐。莺鸟迁徙到上林苑,意味着家族成员的迁徙与成长;燕子在北堂前筑巢,预示着家庭的幸福与安宁。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寿辰当天的热闹与喜悦氛围。
颈联“偕老才称艾,馀春转觉妍”,赞美了寿辰主人的长寿与优雅。艾草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形容老年人,这里的“偕老才称艾”表达了对长者的敬仰与祝愿。同时,“馀春转觉妍”则暗示了即使在生命的晚年,也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与魅力。
尾联“帝颁鸾阁诰,人咏鹊巢篇”,通过“鸾阁诰”和“鹊巢篇”的引用,进一步强调了寿辰主人的尊贵与荣耀。鸾阁诰指的是皇帝颁发的表彰文书,而鹊巢篇则是赞美喜庆之事的诗歌。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寿辰主人的崇高礼遇与广泛赞誉。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庆祝寿辰的隆重场面,更蕴含了对长者长寿安康、家庭和睦幸福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尊老敬贤传统美德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