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君萧飒风沙颜,冒寒苦欲趣入关
出处:《登高丘而望远海赠梁岳》
明 · 欧大任
登高丘,望远海,冥冥海风生白波,十丈汹涌冰嵯峨。
有似瞿唐下三峡,篙工舟子不敢过。
是时严冬十一月,雨霜吹作燕山雪。
四野苍茫鸿雁饥,枯树半死木叶脱。
嗟君萧飒风沙颜,冒寒苦欲趣入关。
云涛不见西洲渡,咫尺那分北郭山。
君不见披发之翁狂渡河,其妻止之徒咨嗟。
家中餔麋尚可住,君今欲渡将如何。
请君登高丘,与君望远海,一曲箜篌至今在。
长风破浪岂无时,万斛之舟且须待。
有似瞿唐下三峡,篙工舟子不敢过。
是时严冬十一月,雨霜吹作燕山雪。
四野苍茫鸿雁饥,枯树半死木叶脱。
嗟君萧飒风沙颜,冒寒苦欲趣入关。
云涛不见西洲渡,咫尺那分北郭山。
君不见披发之翁狂渡河,其妻止之徒咨嗟。
家中餔麋尚可住,君今欲渡将如何。
请君登高丘,与君望远海,一曲箜篌至今在。
长风破浪岂无时,万斛之舟且须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冬季海上景象,通过“登高丘,望远海”的视角,展现了海风生白波、冰嵯峨的壮丽画面,以及严冬十一月雨霜吹作燕山雪的寒冷景象。诗人以瞿唐下三峡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海面的汹涌澎湃,表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力量。
接着,诗人通过“四野苍茫鸿雁饥,枯树半死木叶脱”两句,描绘了冬季荒凉的景象,鸿雁因饥饿而显得疲惫,树木也已凋零,展现出大自然的季节更替和生命的脆弱。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嗟君萧飒风沙颜,冒寒苦欲趣入关”,描述了友人不顾严寒,渴望进入关内的坚韧意志。
诗中还引用了“披发之翁狂渡河,其妻止之徒咨嗟”的典故,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人行为的担忧与劝阻,同时也反映了对友人决心的敬佩。最后,诗人以“家中餔麋尚可住,君今欲渡将如何”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友人面临的困境,以及对友人安全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