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落照日阴晴,古木荒荒流水鸣
出处:《经梁武墓》
明 · 刘宗周
空山落照日阴晴,古木荒荒流水鸣。
下马独寻梁武碣,断文无复记台城。
下马独寻梁武碣,断文无复记台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苍凉的山林景象,通过诗人对梁武帝墓地的探访,流露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深思。
首句“空山落照日阴晴”,以“空山”点出环境的孤寂与辽阔,“落照”则勾勒出夕阳余晖洒在山间的情景,光影交错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日阴晴”三字,不仅描绘了光线时明时暗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次句“古木荒荒流水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静谧。古木参天,枝叶茂密,显得古老而沧桑;流水潺潺,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氛围。
“下马独寻梁武碣,断文无复记台城。”这两句诗将视角转向历史,诗人独自骑马来到梁武帝的墓前,寻找着刻有文字的石碑(碣),试图从残存的文字中探寻往昔的辉煌与故事。然而,碑文已残破不堪,无法完整记录当年的台城盛况,这既是对历史痕迹逐渐消逝的感叹,也是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现在荒凉之间巨大反差的感慨,以及对历史记忆逐渐模糊的忧虑。诗中蕴含的深沉情感与哲理思考,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人生、历史乃至存在的深层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