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雅操如冰玉,不爱繁华爱幽独
出处:《观梅图》
明 · 龚诩
先生雅操如冰玉,不爱繁华爱幽独。
有足不踏公家门,有口不食非义粟。
却来山水最奇处,剩种梅花搆吟屋。
霜林雪径常独游,竹杖芒鞋巾一幅。
疏影暗香诗一联,千年脍炙无人续。
鹤骨久仙吟梦寒,画图尚尔清人目。
君不见涌金门外西湖边,花柳富贵人争传。
年年二月三月天,士女嬉游多画船。
望中一点青青然,为识先生名更妍。
有足不踏公家门,有口不食非义粟。
却来山水最奇处,剩种梅花搆吟屋。
霜林雪径常独游,竹杖芒鞋巾一幅。
疏影暗香诗一联,千年脍炙无人续。
鹤骨久仙吟梦寒,画图尚尔清人目。
君不见涌金门外西湖边,花柳富贵人争传。
年年二月三月天,士女嬉游多画船。
望中一点青青然,为识先生名更妍。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观梅图》描绘了一位品格高尚的先生,他如同冰玉般雅致,不慕尘世繁华,偏爱清静独处。他洁身自好,远离官场,拒食非义之食,选择在山水之间建屋种梅,过着简朴的生活。他常独自漫步霜林雪径,手持竹杖,头戴芒鞋,衣着简朴,仅凭一联“疏影暗香”诗句,便足以流传千古,无人能及其高雅。
画中的梅花与他的形象相得益彰,虽身处涌金门外西湖的热闹富贵之地,但先生的清风亮节犹如鹤骨仙姿,令人瞩目。而那些追求花柳繁华的世俗之人,与这位隐逸的先生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以西湖边的春色和游船上的士女嬉游,反衬出先生的淡泊名利,以及那点青青梅影,更是凸显了先生名字的美丽和高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画中先生的高尚情操和独特生活态度,表达了对清雅人格的敬仰,以及对浮华世态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