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不须多且赏奇,禦寒相见结庵时
物不须多且赏奇,禦寒相见结庵时。
江南江北徒虚语,尽信前书是不宜。
江南江北徒虚语,尽信前书是不宜。
注释
物:物品。须:需要。
多:很多。
且:并且。
赏:欣赏。
奇:奇特。
禦寒:抵御寒冷。
相见:相遇。
结庵:搭建小屋。
江南江北:指代广阔地域。
徒:仅仅,只是。
虚语:空谈。
尽信:完全相信。
前书:过去的书籍。
是不宜:是不合适的。
翻译
物品不需要太多,只要欣赏奇特,当我们在寒冷中相遇时,就搭建小屋共度。江南江北的空谈无益,过分相信过去的书籍并不合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席君从于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府太师招三客以赏之留守相公时赋诗以纪奇事光窃不自揆辄依高韵继成五章(其四)》。诗中通过描绘金橘的珍贵和难得,以及主人席君与开府太师之间的交往,表达了对友情和知识分子的尊重。
“物不须多且赏奇”一句,强调的是欣赏事物时更注重其稀有与独特之处,而非数量的多少。接着,“禦寒相见结庵时”则描绘了在严寒中两位士人相聚于简陋的庵堂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江南江北徒虚语,尽信前书是不宜”这两句,则是对远方消息和传闻持怀疑态度,不轻易相信,而是更重视书面记录,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知识的严谨态度以及对文献依据的尊崇。
整首诗通过金橘这一特殊事物,以及主人与太师之间的交往,展示了一种文人雅士间的情谊和价值观,同时也体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文化传承和知识尊重的一贯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