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调琴侑玉卮,歌声怨抑知恨谁
出处:《和昌谷浩歌》
清末民国初 · 林朝崧
琪花玉树三山地,几度黄尘换清水?孤负阳春岁岁来,梧桐未老心半死。
杖头恰有沽春钱,旗亭青帘扬暮烟。
小玉调琴侑玉卮,歌声怨抑知恨谁?云屏六曲花间护,鸾凤画楼皆有主。
可怜汉殿号无双,身殉琵琶葬胡土。
檐钓斜挂银蟾蜍,毵毵柳发暗风梳。
请君更尽杯中绿,莫待丁东漏壶促。
杖头恰有沽春钱,旗亭青帘扬暮烟。
小玉调琴侑玉卮,歌声怨抑知恨谁?云屏六曲花间护,鸾凤画楼皆有主。
可怜汉殿号无双,身殉琵琶葬胡土。
檐钓斜挂银蟾蜍,毵毵柳发暗风梳。
请君更尽杯中绿,莫待丁东漏壶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以"琪花玉树三山地"起笔,展现出如仙境般的优美环境,暗示着远离尘世的宁静。接着,诗人感叹时光变迁,"几度黄尘换清水",表达了世事沧桑,人事更迭的感慨。
"孤负阳春岁岁来,梧桐未老心先死",借梧桐寓意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流逝感到惋惜,内心充满哀愁。诗人手中握有买酒的钱,"杖头沽春钱",在傍晚时分走进酒馆,"旗亭青帘扬暮烟",寻求片刻的慰藉。
"小玉调琴侑玉卮,歌声怨抑知恨谁",通过小玉的琴声和歌声,传达出深深的哀怨之情,但具体所恨之人或事并未明说,留下悬念。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画楼中的奢华景象,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以及对爱情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云屏六曲花间护,鸾凤画楼皆有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失落感,美好的事物都有归属,而自己却无所依凭。"可怜汉殿号无双,身殉琵琶葬胡土",借汉代王昭君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命运的悲剧性。
最后,诗人以景结情,"檐钓斜挂银蟾蜍,毵毵柳发暗风梳",月光下垂钓的画面,柳丝随风飘动,营造出凄凉的氛围。他劝告读者珍惜眼前时光,"请君更尽杯中绿,莫待丁东漏壶促",不要等到光阴催促,才后悔未能及时享受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