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岳东西路不赊,数程来往洞庭沙
出处:《送吕从周平江教谕》
明 · 杨士奇
荆岳东西路不赊,数程来往洞庭沙。
承恩典教重辞阙,得禄娱亲喜近家。
江上夜虹书棹远,津头春树酒旗斜。
从知子佩趋迎日,玄燕将雏柳正花。
承恩典教重辞阙,得禄娱亲喜近家。
江上夜虹书棹远,津头春树酒旗斜。
从知子佩趋迎日,玄燕将雏柳正花。
鉴赏
此诗《送吕从周平江教谕》是明代杨士奇所作,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平江教谕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荆岳东西路不赊,数程来往洞庭沙”以荆山和岳州两地相隔不远,只需几程便可到达洞庭湖边,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便捷与友人即将启程的场景。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距离之近,预示着友人行程的顺利。
颔联“承恩典教重辞阙,得禄娱亲喜近家”表达了友人因受朝廷恩典而辞官归乡,既得到了官职的荣耀,又可以享受家庭的欢乐,体现了对友人双重情感的关怀:既有对仕途成功的喜悦,也有对家庭团聚的期待。
颈联“江上夜虹书棹远,津头春树酒旗斜”描绘了一幅夜晚江面上彩虹映照,友人乘舟远行的景象,以及渡口旁春意盎然的树木与斜挂的酒旗,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离别的氛围。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烘托出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尾联“从知子佩趋迎日,玄燕将雏柳正花”则以想象的方式,预祝友人在归乡后的生活充满希望与生机。子佩趋迎,暗示友人归来受到家人的热烈欢迎;玄燕将雏,象征着新生与繁衍;柳正花,春意正浓,预示着未来生活的美好与幸福。这一联充满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无限期待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与归乡过程中的景物描写,以及对友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位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感与美好的祝愿,充满了人文关怀与诗意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