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觉尘襟真一洗,正如头垢得爬梳
出处:《行东山下至南岩》
宋 · 陆游
穿林了不厌崎岖,邂逅幽怀得少摅。
昔愧出山成小草,今知临水羡游鱼。
呦呦驯鹿随轻策,决决流泉入野渠。
坐觉尘襟真一洗,正如头垢得爬梳。
昔愧出山成小草,今知临水羡游鱼。
呦呦驯鹿随轻策,决决流泉入野渠。
坐觉尘襟真一洗,正如头垢得爬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穿林:穿越森林。了不厌:毫不厌倦。
崎岖:山路不平。
邂逅:偶然相遇。
幽怀:内心深处的情感。
得少摅:得以少许抒发。
昔愧:往昔的遗憾。
出山:离开山林。
小草:比喻地位卑微。
临水:面对流水。
羡游鱼:羡慕游动的鱼儿。
呦呦:鹿鸣声。
驯鹿:温顺的鹿。
轻策:轻巧的鞭子。
决决:水流声。
野渠:野外的小溪。
坐觉:坐下时感到。
尘襟:满是尘埃的心灵。
真一洗:真正洗净。
头垢:头上的污垢。
爬梳:仔细梳理。
翻译
穿行在树林中从不嫌道路崎岖,偶尔相遇能让我抒发一下心中的幽情。过去我惭愧离开山林成了微不足道的人,如今却羡慕溪边自由自在的游鱼。
鹿鸣声声,跟随轻轻的鞭策,清澈的泉水潺潺流入野外的小溪。
坐着感觉心灵得到了彻底的洗涤,就像头垢被仔细梳理过一样清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行东山下至南岩》,描绘了作者在山间行走的所见所感。首句“穿林了不厌崎岖”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享受山林之趣的态度。第二句“邂逅幽怀得少摅”表达了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寄托,得以抒发内心情感。第三句“昔愧出山成小草”流露出对过去未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自谦,而“今知临水羡游鱼”则寓言式地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呦呦驯鹿随轻策”描绘了山中动物的和谐画面,诗人仿佛与它们共处,心境宁静。“决决流泉入野渠”写出了山泉潺潺,流入野外沟渠的景象,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最后两句“坐觉尘襟真一洗,正如头垢得爬梳”表达了诗人置身山水之间,心灵得到净化,如同洗净尘埃,精神焕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的体验,寓言和比喻丰富,既有个人感慨,又富有哲理,体现了陆游诗歌的深沉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