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浦栖渔隐,何期共短篷
出处:《江墅秋晚》
宋 · 董嗣杲
秋林不可寄,九月已寒风。
鸿雁云呼远,蝇蚊雨洗空。
篱花荒正色,岸蓼卧枯丛。
别浦栖渔隐,何期共短篷。
鸿雁云呼远,蝇蚊雨洗空。
篱花荒正色,岸蓼卧枯丛。
别浦栖渔隐,何期共短篷。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董嗣杲的《江墅秋晚》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江边景象。首句“秋林不可寄”,表达了诗人对秋意浓重、难以寄托情感的感慨,暗示了季节的萧瑟和孤独。接下来的“九月已寒风”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凉意,透露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鸿雁云呼远”借鸿雁南飞之景,寓言远方的游子或思念之情,而“蝇蚊雨洗空”则通过雨后的洁净,暗示人事的变迁和生活的琐碎被秋雨洗涤一空。诗人观察到篱笆上的花朵在荒凉中仍保持其本色,岸边的蓼草则倒伏在枯丛中,显示出生命的坚韧与凋零。
最后一联“别浦栖渔隐,何期共短篷”,诗人想象自己在江边的渔村,期待能与友人共聚一叶扁舟,共享短暂的安宁时光。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友情的期待,展现了宋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