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索风烟暗五陵,群黎愁苦复谁凭
出处:《雪中负米晚归伤题七字句因简李尚文少府》
元末明初 · 郭钰
萧索风烟暗五陵,群黎愁苦复谁凭。
早年识字知何用,垂老为农病未能。
负米晚归沙上雪,拾薪寒煮涧中冰。
不眠永夜瞻牛斗,光怪犹疑剑气腾。
早年识字知何用,垂老为农病未能。
负米晚归沙上雪,拾薪寒煮涧中冰。
不眠永夜瞻牛斗,光怪犹疑剑气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辛酸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萧索风烟暗五陵”,以萧瑟的风烟和昏暗的景象,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荒凉与衰败,暗指五陵(古代贵族聚居地)的没落。接着,“群黎愁苦复谁凭”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无人可以依靠的无助感。
诗中主人公早年虽识字,但如今却只能在垂暮之年以农为生,身体多病,无法自给。“负米晚归沙上雪”,形象地刻画出他在寒冷的雪地中晚归的情景,艰辛劳作的疲惫可见一斑。而“拾薪寒煮涧中冰”,进一步描绘了生活的艰难,即使是煮饭也要面对冰冷的山涧之水。
最后两句“不眠永夜瞻牛斗,光怪犹疑剑气腾”,诗人深夜难眠,仰望星空,只见牛郎星和北斗星闪烁,心中疑虑是否剑气腾空,寓言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理想破灭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元末明初动荡时期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和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