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回太华风前色,地坼黄河雨后声
出处:《喜于鳞视关中学因寄二首》
明 · 王世贞
侧目其如邺下名,谈经仍贵济南生。
天回太华风前色,地坼黄河雨后声。
遂有玺书高北斗,欲令词笔重西京。
毋论王贡弹冠事,即使渔樵气亦平。
天回太华风前色,地坼黄河雨后声。
遂有玺书高北斗,欲令词笔重西京。
毋论王贡弹冠事,即使渔樵气亦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喜于鳞视关中学因寄二首(其一)》。诗人以邺下名士为比,赞扬了对方在学术上的卓越和影响力,如同济南学者般备受尊重。他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象,将太华山的雄姿与黄河雨后的壮丽声音相融合,象征着友人的才华横溢和影响深远。
"天回太华风前色",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友人在学术界的引领地位,如同太华山在风中展现出独特的风貌。"地坼黄河雨后声"则比喻友人的话语如黄河水声,震撼人心。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成就的认可,认为他的才情足以比肩北斗,文章之笔重振西京的文坛。
最后,诗人以"毋论王贡弹冠事"暗示友人不必过于在意世俗的升迁,即使是渔樵生活,也能保持淡泊名利的气度。整首诗赞美了友人的学识与品格,流露出深深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