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全文

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

宋 · 张舜民
关塞烟尘二十秋,适持使节海山头。
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
公举所知当勿枉,上供易足更何求。
若论安便无加此,秪恐旁求第一流。

注释

关塞:边关。
烟尘:战争烽火。
二十秋:二十年。
使节:使者或外交官的身份。
海山头:海边的高处。
行衙:官署。
皆如寺:如同寺庙一般。
按部:按照职责。
经年:整年。
不离舟:常年在船上。
公举:公正推举。
勿枉:不应有误。
上供:向朝廷进贡。
易足:足够供应。
安便:安宁舒适。
无加此:无人能超过这里。
秪恐:只怕。
旁求:在别处寻找。
第一流:最优秀的地方。

翻译

边关烽火二十年,此刻我持使节立海山头。
无论走到哪里官署如寺庙,常年乘船巡行不离舟。
选拔官员公正无私,上缴朝廷物资充足已足够,还有什么需求呢。
若论安定舒适无人能及,只恐怕世间再难寻得比这更好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外执行公务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职责与安逸生活之间矛盾的心理体验。

"关塞烟尘二十秋,适持使节海山头。"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边塞长期执行公务的情形,时间已久达二十个年头,环境严峻而又壮丽,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舌。" 这两句则通过对比,将官员巡视各地的场景比作僧侣在庙宇之间的往来,表现了诗人对于长期在外执行公务而无法享受家庭生活的无奈。

"公举所知当勿枉,上供易足更何求。"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公正执法,不做不公正之事,同时也流露出对简单、安逸生活的向往。

"若论安便无加此,秪恐旁求第一流。"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追求平安稳定的愿望,并担心在追求中可能会被要求达到更高的标准,从而感到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是一首深刻反映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