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金刀一折二千年,玉具依然带双孔全文

金刀一折二千年,玉具依然带双孔

清 · 赵文哲
小敌何怯大敌勇,谨厚者真高帝种。
金刀一折二千年,玉具依然带双孔
当时投袂兴义旗,平林新市驱天威。
四七之宿尽龙虎,直凭三尺为指挥。
五成陌上燔柴烈,卤簿煌煌此同设。
通神或已逐风涛,入手犹惊琢冰雪。
横理模糊战血存,苔花蚀处秋无痕。
在昔已忘求故剑,半环零落出长门。
摩挲建武年间字,十载军中肯捐弃。
告庙还随玺绶陈,旌功那共乘舆赐。
斩蛇法物劫灰飞,白水重开二百基。
想见诸军衣绣镼,佩来争说汉官仪。

鉴赏

这首清代赵文哲的《汉建武佩剑白玉璏歌》通过对汉代建武年间佩剑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气概。诗中以“小敌何怯大敌勇”起笔,暗示了佩剑主人面对强敌时的英勇无畏,接着赞美其谨慎厚重,如同高帝子孙。剑的历史悠久,历经两千年,虽有磨损,但“玉具依然带双孔”,显示出其坚韧与传承。

诗人描述了佩剑主人当年挥旗起义,带领义军平定叛乱的场景,强调其军事才能和领袖魅力。“四七之宿尽龙虎”象征着他的英勇与威严,“直凭三尺为指挥”则凸显了佩剑在战斗中的关键作用。战争过后,剑上留有斑驳痕迹,但“苔花蚀处秋无痕”,象征着英雄事迹的永恒。

诗中提到“告庙还随玺绶陈”,表达了对佩剑昔日荣耀的追忆,而“斩蛇法物劫灰飞”暗指佩剑曾参与过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斩蛇起义。最后,诗人想象士兵们穿着华丽的军服,谈论着佩剑的来历和汉代的礼仪,展现了佩剑在军中的尊崇地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不仅赞美了佩剑的英勇历史,也寓言了英雄人物的传奇人生,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