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原过水访相如,竹坞莎庭似故居
出处:《访友人郊居》
唐 · 刘沧
登原过水访相如,竹坞莎庭似故居。
空塞山当清昼晚,古槐人继绿阴馀。
休弹瑟韵伤离思,已有蝉声报夏初。
醉唱劳歌翻自叹,钓船渔浦梦难疏。
空塞山当清昼晚,古槐人继绿阴馀。
休弹瑟韵伤离思,已有蝉声报夏初。
醉唱劳歌翻自叹,钓船渔浦梦难疏。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登:登上。原:高地。
过:越过。
水:水流。
访:拜访。
相如:司马相如(古代诗人)。
竹坞:竹林小屋。
莎庭:莎草庭院。
似:像。
故居:旧居。
空塞:空旷寂静。
山:山谷。
当:在。
清昼晚:清早傍晚。
古槐:古老的槐树。
绿阴:绿荫。
馀:痕迹。
休:不要。
弹:弹奏。
瑟韵:瑟乐。
伤:触动。
离思:离别之愁。
已有:已经。
蝉声:蝉鸣。
报:预告。
夏初:夏天开始。
醉唱:喝醉后唱歌。
劳歌:劳作后的歌。
翻自叹:不禁感叹。
钓船:钓鱼的小船。
渔浦:渔村。
梦难疏:难以忘怀的梦。
翻译
我登上高地越过水流去拜访司马相如,竹林小屋和莎草庭院就像他的旧居。空旷的山谷在清早傍晚显得格外寂静,古老的槐树下残留着绿荫的痕迹。
不要再弹奏瑟乐触动离别的愁绪,因为蝉鸣已经预告了夏天的到来。
喝醉后唱起劳歌,我不禁感叹,钓鱼的小船和渔村的梦,却难以忘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朋友乡间住宅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情怀。
"登原过水访相如"一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情境。诗人翻越山岗,跨过河流,去拜访朋友,这里的“相如”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名字,也有可能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象征,表达了一种精神追求。
"竹坞莎庭似故居"通过对竹林和庭院的描写,传递出一种亲切与归属感。竹子常常象征着高洁、清新,而“竹坞”则是竹林中的小屋,“莎庭”指的是用草编织的小路,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空塞山当清昼晚,古槐人继绿阴馀"这两句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山谷在白天和夜晚都显得宁静而深邃,而“古槐”则是岁月悠久的大树,它们下的人影连绵,共同享受着树荫下的凉爽。
"休弹瑟韵伤离思,已有蝉声报夏初"这里的“瑟韵”指的是一种古代的弦乐器,而“伤离思”则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随后诗人提到蝉虫的声音,这是夏季的一个常见现象,它的出现预示着夏天的来临。
"醉唱劳歌翻自叹,钓船渔浦梦难疏"最后两句诗则展现了诗人在朋友家乡的快乐时光。他们或饮酒高声歌唱,或工作后吟唱劳动之歌,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我反思的意味。而“钓船渔浦”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虽然“梦难疏”表达了某种困惑或迷茫,但整体上还是保持了一种淡然与从容。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以及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