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心生众草,因有始知芳
出处:《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
唐 · 皎然
灯心生众草,因有始知芳。
綵妓窗偏丽,金桃动更香。
花惊春未尽,焰喜夜初长。
别后空离室,何人借末光。
綵妓窗偏丽,金桃动更香。
花惊春未尽,焰喜夜初长。
别后空离室,何人借末光。
注释
灯心:灯芯,指蜡烛或油灯中心点燃的部分。生:长出。
众草:各种杂草。
因有:因为有了。
始:开始。
知:发现。
芳:芳香。
綵妓:彩绘的妓女,此处可能指装饰华丽的窗户或象征美好的人物。
窗:窗户。
偏:格外。
丽:美丽。
金桃:金色的桃子,可能象征富贵或美好的物品。
动:摇动。
更香:更加香气扑鼻。
花:花朵。
惊:惊讶。
春未尽:春天还没有结束。
焰:火焰,这里指烛光。
喜:感到高兴。
夜初长:夜晚开始变长。
别后:离别之后。
空:空荡荡。
离室:离开的房间。
何人:哪个人。
借末光:借用这最后的光线,比喻遗留下的好处或影响。
翻译
灯火芯中生出杂草,却因此首次发现芬芳。彩绘的妓女窗边格外美丽,金色的桃子摇动时更添香气。
花朵惊讶春天尚未结束,烛光欣喜夜晚方才开始延长。
离别后房间空荡荡,哪个人会借用这余下的光明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景象,通过对灯光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灯心生众草, 因有始知芳。" 这两句以灯光照射下的草木生长为喻,表明只有在特定的时刻或条件下,才能发现事物的美好。这也暗示了诗人对李侍御才华的欣赏和认可。
"綵妓窗偏丽, 金桃动更香。" 这里通过对窗前花卉的描写,不仅展示了春夜的美景,也映射出室内的温馨与安逸。金桃动摇,更增添了一份生机勃勃的感觉。
"花惊春未尽, 焰喜夜初长。"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即将过去的惋惜,以及对夜晚延续下去的希望。春意犹存,而夜的漫长则让人可以更悠闲地享受这份美好。
"别后空离室, 何人借末光。"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在分别之后,空旷的房间里,只有灯光还在,仿佛是朋友留下的最后一点温暖。这里的“何人”一词,则增添了一种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灯火、花香等细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独自赏春的愉悦,以及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展现了唐代诗人在抒发个人情感时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