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人事顿堪悲,王谢楼台非昔时
出处:《秋燕吟别汤元帅馆》
元 · 胡天游
秋燕别华堂,堂深秋气凉。
雕梁三四绕,欲别更彷徨。
喃喃细语依檐额,自说生来半为客。
绣户朱门惯往来,青郊紫陌多相识。
十年人事顿堪悲,王谢楼台非昔时。
骨肉凋零毛羽敝,一生羞傍小家飞。
鸱鸮满眼难为伍,好风吹落潭潭府。
陋质深蒙顾盻恩,为君强作差池舞。
南塘犹有旧衔泥,此日辞君君莫疑。
愿君努力加餐饭,明年花时复相见。
雕梁三四绕,欲别更彷徨。
喃喃细语依檐额,自说生来半为客。
绣户朱门惯往来,青郊紫陌多相识。
十年人事顿堪悲,王谢楼台非昔时。
骨肉凋零毛羽敝,一生羞傍小家飞。
鸱鸮满眼难为伍,好风吹落潭潭府。
陋质深蒙顾盻恩,为君强作差池舞。
南塘犹有旧衔泥,此日辞君君莫疑。
愿君努力加餐饭,明年花时复相见。
注释
秋燕:秋天的燕子。华堂:华丽的厅堂。
雕梁:装饰有雕刻的屋梁。
彷徨:犹豫不决。
檐额:屋檐的边缘。
绣户朱门:精致的门户和朱红色的大门。
青郊紫陌:广阔的田野和道路。
王谢楼台:贵族的府邸。
凋零:死亡或减少。
小家:普通人家。
翻译
秋天的燕子告别华丽的厅堂,厅堂深处秋意渐浓。它在雕梁上盘旋三四圈,临别之际显得更加犹豫彷徨。
低声细语贴着屋檐,自言自语地说,它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过客。
它习惯于穿梭在朱红的大门和广阔的田野,结识了许多朋友。
十年人事变迁,令人感慨万分,往日的王谢楼台已非昔日景象。
亲人凋零,羽毛疲惫,它羞于再靠近那些小家的屋檐。
眼中尽是鸱鸮这样的恶鸟,难以找到同类,好风却吹它落入了深宅大院。
虽然我资质平庸,却深感您的眷顾,为了您,我勉强振翅起舞。
南塘边还有我旧时筑巢的记忆,今日离别,请不要怀疑我的忠诚。
希望您保重身体,多吃些饭,待到明年花开之时,我们再相见。
鉴赏
这首诗是胡天游在元代创作的,名为《秋燕吟别汤元帅馆》。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作。
开篇两句“秋燕别华堂,堂深秋气凉”,通过秋燕在华丽殿堂中飞舞的景象,描绘出一个深邃而清冷的场景,隐含着离别的氛围。接着,“雕梁三四绕,欲别更彷徨”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离愁,通过对精美梁柱的描写,表现出作者不忍离去的情感。
第三句“喃喃细语依檐额”,燕子在檐下低语,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紧接着,“自说生来半为客”则是诗人自己的叹息,表达了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孤独感。
中间部分“绣户朱门惯往来,青郊紫陌多相识”,通过对常到之地和熟悉道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旧友旧地的情谊。紧接着,“十年人事顿堪悲,王谢楼台非昔时”则是对十年间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繁华如今已成废墟的哀叹。
接下来的几句“骨肉凋零毛羽敝,一生羞傍小家飞。鸱鸮满眼难为伍,好风吹落潭潭府”则是诗人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以及对于外界的不屑与之相伍。
以下,“陋质深蒙顾盻恩,为君强作差池舞”中,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自谦和对某人的感激之情,并通过“为君强作差池舞”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敬意。
最后两句“南塘犹有旧衔泥,此日辞君君莫疑。愿君努力加餐饭,明年花时复相见”则是诗人对故地的留恋,以及对友人的离别赠言和美好的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秋燕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生活的怀念,对于朋友的深情,以及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与祝福。语言优美,意境幽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