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任乾死,云雨终不借
出处:《村夜二篇 其二》
唐 · 陆龟蒙
世既贱文章,归来事耕稼。
伊人著农道,我亦赋田舍。
所悲劳者苦,敢用词为诧。
祗效刍牧言,谁防轻薄骂。
嘻今居宠禄,各自矜雄霸。
堂上考华钟,门前伫高驾。
纤洪动丝竹,水陆供鲙炙。
小雨静楼台,微风动兰麝。
吹嘘川可倒,眄睐花争奼。
万户膏血穷,一筵歌舞价。
安知勤播植,卒岁无闲暇。
种以春鳸初,获从秋隼下。
专专望穜稑,搰搰条桑柘。
日晏腹未充,霜繁体犹裸。
平生守仁义,所疾唯狙诈。
上诵周孔书,沈溟至酣籍。
岂无致君术,尧舜不上下。
岂无活国方,颇牧齐教化。
蛟龙任乾死,云雨终不借。
羿臂束如囚,徒劳誇善射。
才能诮箕斗,辩可移嵩华。
若与氓辈量,饥寒殆相亚。
长吟倚清瑟,孤愤生遥夜。
自古有遗贤,吾容偏称谢。
伊人著农道,我亦赋田舍。
所悲劳者苦,敢用词为诧。
祗效刍牧言,谁防轻薄骂。
嘻今居宠禄,各自矜雄霸。
堂上考华钟,门前伫高驾。
纤洪动丝竹,水陆供鲙炙。
小雨静楼台,微风动兰麝。
吹嘘川可倒,眄睐花争奼。
万户膏血穷,一筵歌舞价。
安知勤播植,卒岁无闲暇。
种以春鳸初,获从秋隼下。
专专望穜稑,搰搰条桑柘。
日晏腹未充,霜繁体犹裸。
平生守仁义,所疾唯狙诈。
上诵周孔书,沈溟至酣籍。
岂无致君术,尧舜不上下。
岂无活国方,颇牧齐教化。
蛟龙任乾死,云雨终不借。
羿臂束如囚,徒劳誇善射。
才能诮箕斗,辩可移嵩华。
若与氓辈量,饥寒殆相亚。
长吟倚清瑟,孤愤生遥夜。
自古有遗贤,吾容偏称谢。
注释
贱:轻视。耕稼:农耕。
著:坚守。
赋:写作。
诧:夸耀。
刍牧言:农夫的话语。
矜:骄傲。
华钟:华丽的钟鼓。
高驾:贵客的车驾。
丝竹:音乐。
膏血:人民的财富。
穜稑:古代五谷之一。
桑柘:桑树和柘树。
晏:晚。
狙诈:狡猾欺诈。
沈溟:深沉的海洋。
致君:辅佐君主。
颇牧:廉颇和蔺相如。
乾死:干旱而死。
誇善射:夸耀射箭技术。
箕斗:星宿名,比喻才能出众。
嵩华:嵩山和华山,比喻高大威严。
氓辈:平民百姓。
清瑟:古老的瑟乐器。
遗贤:遗世独立的贤才。
翻译
世人看不起文才,我回家务农耕作。那人坚守农耕之道,我也在田舍中写作。
悲哀的是辛勤劳作之苦,不敢用词句夸耀。
只模仿牧童农夫的话语,不怕被轻视和嘲笑。
如今身居高位,各有骄傲之心。
厅堂上摆设华丽的钟鼓,门外等待贵客的车驾。
音乐舞蹈热闹非凡,水陆珍馐供应不断。
细雨润湿楼阁,微风吹过兰麝香气。
吹一口气似乎能倒海翻江,目光流转花朵争艳。
万人贫困,一场宴会的代价昂贵。
哪里知道辛勤耕耘,一年到头无暇休息。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期待着新谷登场。
专注种植五谷,忙碌于桑柘枝条。
天色已晚肚子空虚,严冬时节身体赤裸。
一生坚守仁义,痛恨欺诈之人。
研读周公孔子的教诲,沉浸在深沉的思考中。
并非没有治国之策,但尧舜之位难以企及。
并非没有救国良方,但如同廉颇蔺相如一样推行教化。
蛟龙即使困于旱地,也不愿借助云雨。
羿的臂力再强,也像囚犯般束缚,徒然夸耀射箭。
才能出众却被人嘲笑,口才了得却无法改变高山的威严。
若与平民相比,饥饿寒冷的境遇相差无几。
深夜倚着清瑟长吟,孤独的愤怒在黑夜中滋生。
自古以来有遗世独立的贤才,我愿意谦逊地表达敬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物质生活上的贫困和精神世界的孤寂。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不满和怀旧的情感,世道浇漓,文章无用,只得归隐田园,以耕稼为生。诗中“伊人著农道,我亦赋田舍”两句,显示出一种无奈的选择,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困境。
诗中的自然景象和物质生活的描述,如“小雨静楼台,微风动兰麝”,“日晏腹未充,霜繁体犹裸”,都透露出一种清贫而又不失意趣的生活状态。同时,“万户膏血穷,一筵歌舞价”则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批评,表明了诗人对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不满。
在文化和道德上,诗人自诩守仁义,对于世俗的狡猾手段深恶痛绝。通过“上诵周孔书,沈溟至酣籍”一句,可以看出诗人的文化理想和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但是,即使有治国安邦之术,也似乎无法改变现实的颓败,这种无力感在“岂无活国方,颇牧齐教化”中得到了体现。
最后,“长吟倚清瑟,孤愤生遥夜”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抒情,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无法言说的孤独和愤懑。全诗末尾的“自古有遗贤,吾容偏称谢”,更是在表明即便自己也不能成为时代的栋梁,感叹命运中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诗人在物质贫困和精神孤寂中所作的一番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实和文化理想的批评和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