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高舂一饭过,野荈供嚼齧全文

高舂一饭过,野荈供嚼齧

出处:《题远上人休老庵
宋 · 刘弇
上人丛林秀,襟期支许越。
往从湖山游,发轫无留辙。
转身浮云空,归兴飞鸟豁。
故乡得青海,下瞰鲸灿窟。
结庐才蜗牛,胜践喧卑脱。
丛残剪荆棘,泪敝栖楣埒。
兰苕纷被径,关锁昼不掣。
由来大慷生,卓锡果清绝。
菅茅席三径,虚榻扫凉月。
不持一钱居,未省香火歇。
鹤骨老亦轻,田衣故仍洁。
高舂一饭过,野荈供嚼齧
笑作疮剜肉,荐语畏饶舌。
阳冈藷蔗稠,乳窦春泉冽。
行当揽俗驾,滞念论一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远上人”的僧侣在休老庵的生活与修行状态,充满了宁静与超然的氛围。

首先,“上人丛林秀,襟期支许越”两句,以“上人”称呼远上人,赞美他如同丛林中的秀木,胸襟开阔,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远上人的形象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相联系,突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接着,“往从湖山游,发轫无留辙”描述了远上人游历湖光山色,足迹遍布,不留痕迹。这既体现了他行游的自由自在,也暗示了他心灵的纯净与无拘无束。

“转身浮云空,归兴飞鸟豁”进一步描绘了远上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如同浮云般轻盈,又如飞鸟般自由翱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由的向往。

“故乡得青海,下瞰鲸灿窟”通过想象远上人站在青海之畔,俯瞰深邃的鲸鱼洞穴,展现了他广阔的视野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

“结庐才蜗牛,胜践喧卑脱”则描绘了远上人简朴的生活环境,如同蜗牛壳一般,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丛残剪荆棘,泪敝栖楣埒”表现了远上人在修道过程中清除障碍的决心与努力,以及对修行之路的坚韧不拔。

“兰苕纷被径,关锁昼不掣”描绘了庵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兰花与竹子交织的小径,白天也不见门锁,象征着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由来大慷生,卓锡果清绝”强调了远上人生活态度的高尚与清雅,无论是日常起居还是修行,都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菅茅席三径,虚榻扫凉月”描绘了庵内简朴而充满诗意的生活场景,菅茅为席,虚榻上扫去凉月的影子,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不持一钱居,未省香火歇”表明远上人生活节俭,不为物质所累,内心世界却充满光明与温暖。

“鹤骨老亦轻,田衣故仍洁”通过比喻,形容远上人虽年老但精神依然轻盈,穿着朴素的田衣依旧保持清洁,体现了他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高舂一饭过,野荈供嚼齧”描述了远上人简单的一餐,以野茶充饥,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淡泊与知足。

“笑作疮剜肉,荐语畏饶舌”表达了远上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即使面对困难也能以笑应对,言语谨慎,不轻易言说。

“阳冈藷蔗稠,乳窦春泉冽”描绘了庵内周围的自然风光,阳光照耀下的山冈上长满了甘蔗,泉水从岩石间流出,清凉可口。

“行当揽俗驾,滞念论一吷”表达了诗人对远上人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亲自体验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与远上人交流思想,解除心中的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远上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