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翁在官缘索米,吾儿在家勉经史
出处:《得小儿寿俊家书》
宋 · 杨万里
父子初别双泪垂,别我既久忘却思。
忽得一书喜且悲,恰似向来初别时。
汝翁在官缘索米,吾儿在家勉经史。
举头二千四百里,亘山啼鸟偏入耳。
诗成自哦只自知,便风不敢寄吾儿。
汝望白云穿却眼,若得此诗恐肠断。
径须父子早归田,粗茶淡饭终残年。
忽得一书喜且悲,恰似向来初别时。
汝翁在官缘索米,吾儿在家勉经史。
举头二千四百里,亘山啼鸟偏入耳。
诗成自哦只自知,便风不敢寄吾儿。
汝望白云穿却眼,若得此诗恐肠断。
径须父子早归田,粗茶淡饭终残年。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对彼此的牵挂。开篇“父子初别双泪垂,别我既久忘却思”,描绘出父子初次分离时共同流下的泪水,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虽已习惯了分别,但内心深处的思念并未消散。紧接着,“忽得一书喜且悲,恰似向来初别时”表明在收到家信后,又一次被复杂的情感所充斥,那种感觉就像当年初次离别时一样。
诗人通过“汝翁在官缘索米,吾儿在家勉经史”两句,描绘出父子各自忙碌的生活状态,父亲在外奔波为生计,儿子则在家里刻苦攻读。接下来的“举头二千四百里,亘山啼鸟偏入耳”展示了诗人对远方儿子的深切思念,即使是远离两千四百里的距离,心中也充满了对儿子的牵挂。
然而,这份思念并未轻易地通过书信传达给儿子,而是在“便风不敢寄吾儿”一句中体现出诗人的自持与忧虑。最后,“汝望白云穿却眼,若得此诗恐肠断”表明如果儿子看到这封充满父爱的信件,或许会因过度感动而心痛。
最终,诗人在“径须父子早归田,粗茶淡饭终残年”中表达了希望父子能够尽快团聚,哪怕是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也愿意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全诗通过对父子分别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团聚的渴望,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和亲情联系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