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袖短方妍舞,弓强愧力弯全文

袖短方妍舞,弓强愧力弯

宋 · 苏泂
人物推前辈,声名重泰山。
斯文无毁誉,吾道有间关。
袖短方妍舞,弓强愧力弯
风舟虽屡引,中路忍追还。

注释

人物:前辈。
声名:声誉。
斯文:指人的品行、修养。
吾道:我们的道路。
袖短:衣袖短小。
妍舞:优美舞蹈。
弓强:强弓。
力弯:力量不足以拉满弓。
风舟:风中的舟。
中路:半途。
忍追还:忍心返回。

翻译

推崇前辈,声誉如山般沉重。
品德不受诋毁赞誉影响,我们的道路充满曲折。
衣袖短小显舞姿曼妙,但力量不足使我惭愧无法拉满弓弦。
尽管常被风推动前行,但在中途我仍忍痛返回原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学生苏泂所作,名为《次韵高秘书谒陆待制二首(其一)》。苏泂在诗中通过对前辈人物和自己的评价,以及对文采与武力、道德与世俗之间关系的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地位的深刻认识。

"人物推前辈,声名重泰山"一句,表明诗人对前人的尊崇与景仰之情。"斯文无毁誉,吾道有间关"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己文学成就的自信,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道德修为还需跨过一定障碍。

接下来的"袖短方妍舞,弓强愧力弯"一句,用舞蹈与射箭的动作来比喻诗人在文艺与武术上的不足之处。这里通过对女性优雅舞姿和男性力量弓箭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对于自身艺术与体能双重修养的自我要求。

最后两句"风舟虽屡引,中路忍追还"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多次受到外界诱惑,但最终还是选择坚持自己的初衷,不为世俗所动摇。这里"风舟"比喻外界的诱惑,而"中路忍追还"则是诗人内心对于理想的执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蕴深长,通过对自我修养与世俗评价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智慧与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