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暇寻洪范,谁能究五行
出处:《十一月大雷雨》
宋 · 赵蕃
疾雷惊万里,冻雨落三更。
未暇寻洪范,谁能究五行。
短檠无焰续,高枕待天明。
钟省成深省,鸡声匪恶声。
未暇寻洪范,谁能究五行。
短檠无焰续,高枕待天明。
钟省成深省,鸡声匪恶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疾雷:迅疾的雷声。万里:广阔的天空。
冻雨:寒冷的冬雨。
三更:深夜。
洪范:古代经典,指《尚书·洪范》,涉及自然法则和治理之道。
五行:金、木、水、火、土的五种元素,也代表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短檠:短小的油灯。
焰续:继续燃烧的火焰。
高枕:枕头高起,形容安心等待。
钟省:敲钟反思或警醒。
深省:深入的自我反省。
鸡声:清晨的鸡鸣。
匪:非,不是。
恶声:不吉利的声音。
翻译
迅疾的雷声惊动了万里天空,寒冷的冬雨在深夜落下。没有时间去寻找《洪范》这样的经典,谁能真正理解五行的道理。
小小的油灯没有火焰,只能继续燃烧,我高枕而待直到天明。
钟声让我深思,像是在提醒我反省,清晨的鸡鸣并非不祥的声音。
鉴赏
这首宋代赵蕃的《十一月大雷雨》描绘了冬夜中突如其来的疾雷和冻雨,展现了自然界的强烈震撼。"疾雷惊万里"形象地刻画了雷声之响亮,穿透力强,使人震惊;"冻雨落三更"则写出雨势寒冷,不期而至的深夜景象。诗人身处其中,来不及探究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未暇寻洪范,谁能究五行"),只能在昏暗的油灯下("短檠无焰续")等待天明。他将夜晚的钟声听作深沉的反省("钟省成深省"),鸡鸣声在此刻也似乎并无恶意("鸡声匪恶声"),反而带来了一丝希望和生活的节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面对突发变故时的冷静与自我省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