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高步逐英贤,东阁潜心效文史
出处:《送李昌祺》
明 · 杨士奇
盛年读书擢科第,共睹词华艳云绮。
翰林高步逐英贤,东阁潜心效文史。
身违定省五六年,梦绕庭闱二千里。
昨夜摅情达丹扆,特许归宁承玉旨。
谢恩初辞凤阙前,买船遽向龙江涘。
江天未明早潮上,况复连朝北风驶。
二月初旬应到家,冠带升堂亲为喜。
囊中尽倒官俸钱,郡市西头致滫瀡。
叙言契阔洽朋知,趋走牵携欢稚子。
爱亲敬君事所重,况乃皇恩厚无比。
还应回首顾王程,螺渚行舻须早理。
翰林高步逐英贤,东阁潜心效文史。
身违定省五六年,梦绕庭闱二千里。
昨夜摅情达丹扆,特许归宁承玉旨。
谢恩初辞凤阙前,买船遽向龙江涘。
江天未明早潮上,况复连朝北风驶。
二月初旬应到家,冠带升堂亲为喜。
囊中尽倒官俸钱,郡市西头致滫瀡。
叙言契阔洽朋知,趋走牵携欢稚子。
爱亲敬君事所重,况乃皇恩厚无比。
还应回首顾王程,螺渚行舻须早理。
鉴赏
此诗《送李昌祺》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描绘了李昌祺盛年求学、步入仕途的历程以及归家省亲的温馨场景。
首句“盛年读书擢科第”,点出李昌祺正值壮年,通过勤奋学习,考取功名,踏入官场。接着“共睹词华艳云绮”赞其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如同云霞般绚烂。随后“翰林高步逐英贤,东阁潜心效文史”描述他步入翰林院,与群英并肩,专心研习历史文献。
“身违定省五六年,梦绕庭闱二千里”两句,表达了李昌祺因公务繁忙,远离家乡五年之久,心中常挂念父母,梦回故乡的情景。紧接着“昨夜摅情达丹扆,特许归宁承玉旨”写他终于得到皇帝特许,得以回家探亲。
“谢恩初辞凤阙前,买船遽向龙江涘”描绘了他离开京城,乘船前往家乡的场景。接下来“江天未明早潮上,况复连朝北风驶”描绘了清晨江面的景象和北风的凛冽,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
“二月初旬应到家,冠带升堂亲为喜”预示着李昌祺将在二月回到家中,家人将为他的归来感到喜悦。最后“囊中尽倒官俸钱,郡市西头致滫瀡。叙言契阔洽朋知,趋走牵携欢稚子。爱亲敬君事所重,况乃皇恩厚无比。还应回首顾王程,螺渚行舻须早理。”表达了他将用官俸钱为家人购置礼物,与亲友团聚的喜悦,同时强调孝亲尊君的重要性,对皇恩的感激,并提醒自己尽快完成公务,返回家乡。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李昌祺从求学、入仕到归家省亲的过程,充满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价值观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