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银涛一泻数千里,起者忽伏伏者起全文

银涛一泻数千里,起者忽伏伏者起

出处:《阜康道中望天山
清 · 宋伯鲁
天山积雪连天高,直从平地翻银涛。
银涛一泻数千里,起者忽伏伏者起
平分气候扼其中,山南常夏山北冬。
名王自古皆桀骜,一朝万马来朝宗。
回花纥草遍中土,甘瓜蒲桃入汉宫。
行人日日度雪岭,夜燃榾柮朝愁冷。
君不见年年盛暑飞雪时,贫贱死生在俄顷。

鉴赏

此诗《阜康道中望天山》由清代诗人宋伯鲁所作,描绘了天山壮丽的景色以及其对周边气候的影响。开篇以“天山积雪连天高,直从平地翻银涛”两句,生动展现了天山的雄伟与壮观,积雪覆盖的山峰仿佛从地面翻腾起的银色波涛,气势磅礴。接着,“银涛一泻数千里,起者忽伏伏者起”进一步描绘了天山雪水奔流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动态美。

“平分气候扼其中,山南常夏山北冬”则揭示了天山作为地理分界线的作用,其南北两侧的气候截然不同,体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平衡。接下来,“名王自古皆桀骜,一朝万马来朝宗”一句,借古代名王的故事,暗喻历史的变迁与民族的交融,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和平共处的向往。

“回花纥草遍中土,甘瓜蒲桃入汉宫”描绘了天山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交融的场景,象征着这片土地的繁荣与多元。最后,“行人日日度雪岭,夜燃榾柮朝愁冷”通过行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穿越天山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天山的自然美景,还蕴含了对历史、民族融合、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