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蹉跎欢意少,强颜犹入少年丛
出处:《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
宋 · 曾巩
月明如昼露叶浓,锦帐名郎笑语同。
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
红云灯火浮沧海,碧水楼台浸远空。
白发蹉跎欢意少,强颜犹入少年丛。
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
红云灯火浮沧海,碧水楼台浸远空。
白发蹉跎欢意少,强颜犹入少年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月明:明亮的月光。昼:白天。
露叶:带有露珠的树叶。
锦帐:华丽的帷帐。
名郎:有名望的男子。
笑语同:谈笑风生。
金地:泛金色的土地。
夜寒:夜晚的寒冷。
美酒:美酒。
玉人:美丽的女子。
春困:春困倦怠。
倚东风:依靠着春风。
红云:红色的灯火。
浮沧海:在海上漂浮。
碧水:碧绿的水面。
楼台:楼阁。
浸远空:倒映在远方的天空。
白发:白发苍苍。
蹉跎:时光流逝。
欢意少:欢乐时光减少。
强颜:勉强装出。
少年丛:年轻人的群体。
翻译
月光皎洁如同白天,树叶浓密更显明亮,华丽的帷帐中,有名士谈笑风生。夜晚的金地寒气袭人,美酒消解这寒意,美人春困,依靠着春风的轻拂。
红色的灯火在海上漂浮,绿色的楼阁倒映在远方的天空,如梦如幻。
白发苍苍,欢乐的时光减少,却仍勉强挤入年轻人的圈子,寻找乐趣。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钱塘上元夜(即元宵节)时,祥符寺内的一次宴饮欢聚。诗人曾巩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明亮的月色、浓郁的叶影、华丽的锦帐和郎中的笑声,营造出一种欢乐而温馨的氛围。夜晚的寒冷被美酒驱散,美丽的女子在春风中略显慵懒,如同一幅生动的画面。
“红云灯火浮沧海”一句,运用比喻,将灯火比作红云,映照在广阔的海面上,展现出节日夜晚的繁华景象。而“碧水楼台浸远空”则描绘了远处楼阁倒映在碧波之中的宁静,与热闹的灯火形成对比,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然而,诗人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届白发之年,欢乐之情渐少,但仍勉强融入这少年般的热闹之中,流露出对青春不再的感慨。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节日的热闹,又有岁月的沧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