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路青山外,颓龄白发初
出处:《湄潭驿遣兴十首》
明 · 江源
信宿湄潭驿,怀归粤水居。
松楸徒有梦,鱼鸟久无书。
去路青山外,颓龄白发初。
谩嗟名利绊,进退亦惟吾。
松楸徒有梦,鱼鸟久无书。
去路青山外,颓龄白发初。
谩嗟名利绊,进退亦惟吾。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的《湄潭驿遣兴十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羁旅在外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名利的感慨。
首句“信宿湄潭驿”,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诗人连续在湄潭驿停留,暗示着旅途的漫长与孤独。接着,“怀归粤水居”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粤水居代表了诗人的家乡,与当前所在之地形成鲜明对比。
“松楸徒有梦,鱼鸟久无书。”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松楸,古代常用来指代墓地或故园,这里借以表达对家乡的怀念。鱼鸟无书,可能是指与家乡亲友的音讯断绝,只能在梦中与家乡的自然景象相会,却无法通过书信传递消息,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哀愁。
“去路青山外,颓龄白发初。”诗人站在青山之外,回顾自己的人生旅程,感叹岁月流逝,自己已步入老年,白发初生,充满了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最后,“谩嗟名利绊,进退亦惟吾。”诗人反思名利的追求是否真的值得,是否束缚了自己的心灵。他意识到,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旅途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