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虽然精吏道,不肯失民心全文

虽然精吏道,不肯失民心

宋末元初 · 方回
虽然精吏道,不肯失民心
但饮邻墙井,犹偿月俸金。
举家惟菜味,附邑更棠阴。
久弄周昌印,临文勿太深。

注释

精吏道:精通官场事务。
失民心:失去百姓支持。
邻墙井:邻居的井水。
月俸金:每月的俸禄。
菜味:蔬菜食物。
附邑:附近的乡邑。
棠阴:棠树下的阴凉。
周昌印:比喻官职或权力。
临文:面对文书。
勿太深:不要太深思。

翻译

尽管精通官场之道,但他不愿失去百姓的心。
只饮用邻居井水,也如同偿还每月的俸禄。
全家生活清贫,仅靠蔬菜度日,他在乡间还有棠树下的荫庇。
长久以来管理政务,面对文书时请不要过于深思熟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所作,名为《送张录事诚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朋友清廉、不忘民心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和个人生活境遇。

“虽然精吏道,不肯失民心。”这两句点明了张录事诚为官清正,始终不愿意背弃人民的心愿,这表明了诗中人物的高尚品格。

“但饮邻墙井,犹偿月俸金。”这里形象地描绘了张录事诚生活节俭,即使是邻里之间共享的一口井水,也要按时偿还,以此表现其清廉自守的品行。

“举家惟菜味,附邑更棠阴。”这两句则描绘了张录事诚家的生活状态,只有简单的蔬菜为食,且家宅周围长满了树木之影,这不仅反映出其生活简朴,也隐含着诗人对朋友高洁品德的赞扬。

“久弄周昌印,临文勿太深。”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张录事诚持守正义、管理严明的态度,以及希望他在处理文书时不要过于苛责自己的期望。这里的“周昌印”是古代官府用以表示权威和公信的印章。

整首诗通过对张录事诚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其为人清正、不忘民心的一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高尚品德的赞赏与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