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灯灭烛小儿怖,犬呼其邻嘷且怒
出处:《九月二十九夜作》
宋 · 孔平仲
江城月黑风雨寒,四无人声夜向阑。
有鸟九头天外过,嘤嘤轧轧鸣悲酸。
吹灯灭烛小儿怖,犬呼其邻嘷且怒。
天明日出百怪消,长空踪迹无寻处。
有鸟九头天外过,嘤嘤轧轧鸣悲酸。
吹灯灭烛小儿怖,犬呼其邻嘷且怒。
天明日出百怪消,长空踪迹无寻处。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江城的凄凉景象。首句“江城月黑风雨寒”以暗夜、冷风、暴雨勾勒出一幅阴冷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四无人声夜向阑”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夜晚即将过去,却仍是一片死寂,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
“有鸟九头天外过,嘤嘤轧轧鸣悲酸”两句,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描述了一只九头鸟在遥远的天空飞过,发出凄厉的叫声,增添了诗的神秘与哀愁。这种超现实的元素,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为丰富。
“吹灯灭烛小儿怖,犬呼其邻嘷且怒”则通过具体的人物反应,深化了夜晚的恐怖气氛。孩子们因恐惧而不敢点灯,狗也因害怕而大声吠叫,邻居间相互呼喊,表达出对未知的恐惧和不安。
最后,“天明日出百怪消,长空踪迹无寻处”两句,随着天明的到来,一切怪异现象都消失无踪,暗示着黑暗终将过去,光明总会来临。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生活困境中希望与光明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恐怖,以及对光明的渴望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