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为忆溪行者,应含两地情全文

为忆溪行者,应含两地情

明 · 徐熥
春宵何太短,忽忽已三更。
灯散疏林影,蛩传古砌声。
谈深尘虑息,坐久月华生。
为忆溪行者,应含两地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深夜交谈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春宵何太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的夜晚本就短暂,而此刻更是被这深长的对话所延长。接着,“忽忽已三更”点明时间的推移,夜色渐深。

“灯散疏林影,蛩传古砌声”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灯光在稀疏的树林中投下斑驳的影子,秋虫在古老的石阶上传来阵阵低吟,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夜景图。

“谈深尘虑息,坐久月华生”则展现了对话的深入和内心的宁静。长时间的交谈使得心中的忧虑得以平息,而随着夜的深沉,月光逐渐明亮,照亮了四周,也照亮了诗人的心境。

最后,“为忆溪行者,应含两地情”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诗人因与友人的对话而回忆起另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或许正行走在遥远的溪边,心中充满了对彼此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